2)一百四十九_回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衣食住行,都不成问题。”

  “那便好。小神仰慕百里书院亦久,从前在帝都见山长为人,便心生敬仰;幼时在艾夫子门下,亦常听夫子说起百里书院陶先生的大名,今日得见,才知夫子所言非虚。若能听上先生一两句教诲,也算是此行无憾了。”扶渊言辞诚恳,人又随和,一番话下来,不仅叫这位陶夫子敬畏朝廷,感恩太子,更是对扶渊亲近了许多。

  赵昭节不知前事,只当扶渊是在说些客气的肺腑之言;庄镇晓可是知道扶渊见识过百里师叔的胡搅蛮缠,便也知道他那一套也不过是见人说人话罢了。

  “上神——上神谬赞啦!”一生只念过圣贤书的夫子被扶渊忽悠的满面红光,喜上眉梢,“承蒙上神不弃,您午后可以来大殿后的鸣琴堂来,老夫不才,要给弟子们讲诗。”

  “不学诗,无以言。小神一定来。”扶渊笑道,“只是老太师将孙女托付于我与庄师兄……”

  “这是自然,”陶夫子笑起来还很慈祥,“希望赵小姐也一定赏光啊。”

  “多谢先生,昭节愿听先生教诲。”赵昭节亦笑。

  “如今书院中有多少人?”扶渊问道,“请恕小神冒昧,我们从进来到现在,既不闻书声,亦不闻琴音。我曾听闻古贤人绝粮三日,而弦歌不辍。如今书院既无这些俗务上的难处,为何……”

  “上神有所不知。”陶夫子无声地叹了口气,“百里书院原有弟子九百,加上教书的夫子,借住的清客,洒扫的杂役,有上千人,就是有两个这么大的庙,也是住不下的。可生逢离乱世,有人回乡避乱去了,有人投笔从戎去了,留下来的不多,能安下心来读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如今住在这里的有二百五十一人,登记在书院簿子上的学生就只有一百一十二人了。”

  居然这样少。扶渊下意识地看向庄镇晓,后者则冲他点了点头。

  “如今借住在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扶渊问。

  “都是从绛天城逃难来的乡亲们。”陶夫子道,“有家难回,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栖身在旧王侯早无香火的家庙里,夜半梦回处是自己已被战火吞噬的家园与流离失所的亲人。

  “我知道能入百里书院的都必定是天之骄子,就算是天时院的学生,也未必能有入书院的资格。”扶渊小心地措着辞,“可现在无论是百里书院还是朝廷,都没有能力再组织一次像大朝试一样的考试了。若是……若是先生愿意收一些普通百姓,让他们也能识字明理……”

  “有教无类,正是上神说得这个理呢。”陶夫子道,“大小姐也有这个意思。可如今一是书院入不敷出,只靠百里家恐怕支撑不了这么大的开销;其次,书院中很多先生夫子都不同意呢。”

  “这是为何?”

  陶夫子又叹了口气,刚想说话就掩面咳起来,别说是他们,就连后面的两个书院的弟子都被唬了一跳。

  “先生这是……”

  “无碍,不过是着了风寒。”他苦笑一声:“姜院监就第一个不愿意。您也别怪他顽固。从前的百里书院可担不起您如此盛赞,自从三公子接任院长,又聘了姜先生做院监,百里书院这才好起来的。书院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自然不肯……唉。”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扶渊道,“不知姜院监现在人在何处?”

  “姜院监在鸣琴堂讲经呢,如今书院中事务不多,他便也担些学长讲书的事务。”陶夫子道。

  看来百里书院现在是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扶渊不禁有点怨百里恢弘不负责任了,他才是百里书院的主心骨,人心所向,如今却窝在自己的院子里钓鱼。

  【作者题外话】:大道如青天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