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部署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日本迫使朝鲜改称大韩帝国,1907年,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

  1910年1月22日,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武力胁迫与政治讹诈,迫使大韩帝国签订《韩日合并条约》。

  条约宣布,韩国皇帝“自愿”将统治权交给日本天皇,日本则保护其宗庙、财产,并将李氏皇族并入日本皇族中,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立总督府为最高统治机构。

  去年年底,李氏皇族曾派人来向中国求救,但中国没有理会。从今年开始,一部分朝鲜人不愿接受日本统治,流浪到东北。

  他们中的一部分被中国情报部门招聘,又被派回朝鲜搜集日军情报。

  四月份,东北发来电报,日军在朝鲜密集调动,与此同时,国防军司令部收到了西疆省的报告,英军加大了对中国军队的侦察。

  林重召集会议,蔡锷段祺瑞等人认定英日要对中国开战。一个强大的中国不符合英国与日本的利益,这是显然的,这已经足够开战了。

  况且,两国对中国都有旧怨未消,此前的账一直在心里记着,早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的。

  彼此都心明眼亮,中国也一直在做战争准备,装甲兵部队一共五百辆战车,其中三百五十辆在东北,陆军十九个师,九个在东北。

  全国各地训练民兵几百万,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的预备役部队五十万,其中东北有三十万。

  整个装甲兵部队都配备了卡车,各个步兵师、旅也配备了不少卡车,成了半机械化部队,火炮与战车均配备了足量的穿甲弹。

  除了东北枕戈待旦,整个中国东海岸的险要之地,都修筑了炮台,配备了280毫米重炮,陆军兵力间杂在炮台后边,关内的战车,主要部署在天津、山东、江浙和福建等沿海附近。

  在西疆省,郝大炮的部下已经达到八万人,其中汉人一万,藏人两万,印度人五万。五月份,王世珍从西藏去西疆,跟郝大炮一起处置可能发生的冲突。

  至于沙俄,倒是没发现什么异常,但中国也做了准备。

  四月份,林重拍发电报,让德国的潜艇部队回国,对于可能发生的战事,国防军司令部通报给了青岛的德军,德军向国内请示后,对中方表示,如果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助战。

  杜锡珪率领部队回国,隐蔽行军,中途得到了德国海军的八次物资补给。十艘潜艇赶到马尾港后,中国海军的“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四舰,开出港口,在十里外警戒。

  “海圻”号穹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4300吨,满载排水量4515吨,主机功率17000马力,最大航速节。

  舰长,宽,吃水,编制360人。装备2门型主炮,10门型副炮,16门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