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_大清太子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职的那一天了,本来他年纪也大了,算起来,他明珠比索额图还大了一岁,如今也是快要七十的人了,他想着,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退下来算了。

  康熙不恨他,念他往日功劳大,总会对他宽宥几分,毕竟康熙就是这样体念老臣的性子,尤其是像他明珠这样数次在重要问题上力挺康熙紧跟康熙步调的老臣,不论是议剿台湾还是抵御沙俄,他明珠都是出过力的。

  康熙不杀他,他有罪名在身,却不会影响他的儿子入仕。

  这一点,明珠早就看清了,康熙便不是那等会迁怒的暴君,所以,他那个已经入职翰林院侍读的二儿子揆叙就是绝对安全的。

  要知道,他可没有让揆叙沾上任何他所做的事情,揆叙是个干净人,不会被他的事牵累,将来,揆叙也自可以去寻个别的皇子阿哥效忠。

  反正他们纳兰家的人,是不可能跟着太子的了,这往后,自然是要另寻出路了的。

  阿哥们渐渐长大了,康熙那么多的儿子,个个优秀,难道他们还选不出比直郡王更好的人选么?

  明珠是早已看破了后路的,所以,心中无惧无忧,端的是从容镇定,回了自己办差的地方后,一面心如止水的处理手头的差事,一面等着事发宗人府和大理寺的人奉旨来捉拿他。

  有了胤礽授意的,四阿哥的暗中配合,康熙派去的人调查起来就很快了,几乎只是稍稍费了些周折,就将事情给查了个水落石出。

  四阿哥虽然是暗中配合,将他寻到的实证暗中翻出来给那些人看,但他并没有做得很明显,也让他们费了些周折才寻到,所以,并没有任何人意识到所寻实证出现的不妥,在寻到实证后,他们便第一时间进宫去了乾清宫,在康熙面前将实证摆了出来。

  这案子康熙虽然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但若有进展,他还是要亲自过问的。如今,查看实证查问涉事官员后,所有的证据都明晃晃的指向了直郡王和明珠二人,康熙心中一面生气,一面便有果然如此的感觉。

  朝堂之上,能有这么能力布局并且陷害太子的,就只有这两个人了。

  康熙面沉似水,眼中含怒,因三阿哥那回生了大气,康熙有意收敛,于是这几个月间,他养气的功夫见长,加之先前心中已经有了猜想,如今也不算是贸然得知结果,所以生气归生气,却不曾怒到失态。

  他只是命人速传直郡王入宫,他要当面问一问直郡王,这件事中,究竟谁是主谋。

  他查问人证时,所有人都说,这是明珠明大人的吩咐,并不知是直郡王的主意,甚至都不知道直郡王参与没有,这个回答令康熙不满,康熙也不相信直郡王没有参与,因此,他要宣召直郡王到御前来亲自问话。

  若直郡王当真参与了,甚至还是主谋的话,这谋害太子戕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