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章 )_222_七零之嫁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舒听着,道:“博士毕业估计得几年后了。”

  陆崇礼也就问道:“你博士期间的具体研究方向是什么?”

  林望舒没想到他竟然问这个,也就大致提了提,她的方向主要专注于金融工具方面。

  陆崇礼道:“这几年美国经济发展好,这个方向前途应该很好,你现在已经是博士生了,后面有什么规划?”

  林望舒:“我的导师一直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我在学校大概上半年或者一年的课,就会过去外面的投资银行做半职,也是为了能拿到实际实践数据来做研究,如果做得好,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外面投资银行任职,当然也有留校任教的机会。”

  她说这话,说得详细,其中意味自然是不言而喻,她留在美国可以拥有还不错的前途,很可能不回来了。

  云菂便笑着说:“现在时代变了,我记得以前你们教科书上都会说,银行家肥头大耳,血管里流淌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现在改革开放了,大家对国外经济金融也有了新的认识,视线开阔了,观念变了,开始学习西方的经济金融了,国内的金融业也开始发展…不过国内的发展到底和国外不太一样。”

  林望舒点头:“这几年我在国外其实也会看一些国内的报纸,国内金融业确实一直在改革发展,其实我的导师对这一块也比较关心,毕竟是社会主义金融,这对于西方来说也是新鲜事物。”

  云菂笑道:“报纸上都是官样文章,特别是传到国外更是失了真,如果望舒对国内金融业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些资料了解下。你伯父认识一位朋友,就是这一块的。”

  她便问道:“崇礼,我记得上次你和陈同志一起吃饭,你和他聊过吗?”

  林望舒听这话,倒是也有些兴趣,她如今在海外求学,所学的都是国外案例,但是对于中国经济改革中的金融行业情况,只知道大概,并不知道具体。

  陆崇礼便道:“我们也是大致地聊了几句,这几年我们国家金融机构一直在改革,现在已经着手要完善社会主义特色的金融体系了,国外的那些银行和保险公司,也都陆续进来了。你看就在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建起来了,一切都在雏形阶段,但是未来机会应该很大。具体的细节资料,我给他打电话问问,回头让殿卿寄给望舒吧,望舒可以多看看,当做研究参考。”

  林望舒自然只能感激,她大概猜到他说的那位是谁,确实是主抓国内金融改革的,应该都是第一手的资料,而国内金融改革的一手资料,她自然求之不得。

  陆崇礼温和地笑道:“国内优秀的金融人才应该很稀缺,这个阶段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望舒毕业后,可以先在国外那些大投资银行好好干,等干出一番成就,成为大银行家,荣归故里,就可以为我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