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6章 民间私贷之患(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的剑,河西的马。

  正如杨严所说,这些跨境商贸,有巨额的利润。

  商业机会来了,不能只朝廷赚钱,把民间晾到一边吧?

  何况朝廷吞不下这么多买卖,明明有钱赚,看着不赚?

  赵宁相信,赵构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只不过这件事,他私下做的,没有上报。

  因为赵构知道,上报后,只能在朝堂上引起无畏的争论,事情却迟迟无法解决。

  “既然康王说利息不能超过十一,那这青衣社却又如何解释?莫非低于十一?”

  “青衣社最开始的利息定的是百八,臣也就把钱投了进去,臣一直没有过问,臣也不知道……”

  “你是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还是不想知道!”

  “臣罪该万死!”

  “这么多钱,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臣平日里收了一些钱……”

  “找谁收的?”

  “这……”

  “找人去村里,以投钱返钱的名义收的?”

  “臣万万不敢!”

  “你当然不敢,你一个提点刑狱司使,想要做这些,随便知会一声,下面就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来为你办事!”

  杨严匍匐在地上,一声不吭了。

  人类自发明货币以来,就开始出现借贷。

  商业需要货币,货币催生借贷,借贷隐藏着巨大的暴力。

  尤其是毫无监管和运作体系的借贷。

  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兽,赵宁一直不敢随意放出来,或者说已经放出来了,但不敢催熟。

  什么呢?

  负债!

  大宋的折中法其实是一种负债,国债是一种负债,目前四京推行的新城新政,肯定也是负债的一种。

  但这些全部被赵宁牢牢禁锢在一定的范围。

  在这个时代,大面积发展负债,无疑等同自杀。

  原因无他,以目前的行政和知识体系,账目是算不过来的。

  引发系统坏账,大宋朝直接从内部爆炸。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不允许民间私自放贷的原因。

  “臣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臣是在康王殿下的授予下才做的。”

  “这京兆府还有多少人在私下放贷?”

  “这……臣不……”

  “现在是将功赎罪的机会,你不珍惜?”

  “臣倒是知道王逡的儿子在私下放贷,他知道的很多,顺着他查,很查处许多出来。”

  赵宁满意地点了点头,走之前,他又问了一个问题:“周戍说的秦桧知晓此事,默认此事,是怎么回事?”

  “臣不知晓,这是周戍说的,周戍从来没有跟臣提及过。”

  赵宁离开了知府衙门的监狱。

  “安排人进去录口供,结束后,将杨严押到京师去。”赵宁对胡铨说道。

  “是。”

  靖康十一年转眼已经结束,靖康十二年的正月,瑞雪兆丰年,陕西各家欢喜各家愁。

  西夏边患的接触,意味着陕西兵役大大削减,也意味着来年更多的商业机会。

  但是,灭夏之战中,宋军还是战死了不少人的。

  很快陈规就提报了一份账目,仅仅抚恤金就高达300万贯,算上赏赐三军,三军俸禄,粮食消耗,其他消耗,总共花费高达千万贯。

  控制在千万贯,对于赵宁来说,风险可控,对朝廷的朝政不会有巨大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死伤人数不算多,兴州基本上属于和平占领。

  民间这几年多多少少有厌战的情绪,这一点赵宁是知晓的。

  到了正月初五,康王到了长安。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