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7章 金国灭否?(第一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战,是一件极其亏本的买卖。

  既然亏本,意味着国营商社的投入是无法收回来的,而且后续投入会更大,收效会更少。

  长此以往,那些愿意配合国营商社调运粮食和物资的私营商社,利润无法得到保障,也无法坚持下去。

  总结: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来分析,都是下下策。

  而范致虚则毫不避讳地说道:深入化外之地作战,时间一久,必然诞生骄兵悍将一样的军阀,朝廷在花钱培养另一个安禄山。

  另外,范致虚还提出,要在卢龙、广宁重新设置军镇,重建榆关。

  这种论点,明显是不想将辽东纳入到中原体系来,是想防着辽东。

  用他自己的思路来推断,他认为辽东是不可能听命于朝廷的,如果不及时设防,一旦有朝一日辽东有异动,一切都晚了。

  甚至,范致虚认为,朝廷应该将幽州定位北都,皇帝陛下每年要抽时间北上北都。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燕云防线。

  各种观点,赵宁都看了一遍。

  他倒是也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想法。

  有争论是正常的。

  万事的发展,都充满了争论。

  更何况一个国家,重新收复了辽阔的土地,又并进来了更多的土地,纳入了更多的异族。

  甚至赵宁在想着,范致虚这类人所谓的重建榆关,从政治角度来看,是典型地想要排斥以完颜希尹待代表的女真官员。

  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随着粮食运输的增多,民力正在缓慢的恢复中。

  四月二十日,赵宁派陈规抵达广宁。

  随即让尚在广宁驻扎的岳飞部配合陈规,在榆关修建山海城。

  山海城的意义还不在于防守,而在于辽西走廊上的经济连接。

  赵宁是一个极其重视经济建设的人,在他看来,建立永远比毁灭更难,且更重要。

  只有建立牢固的连接,才能使辽东和关内有文化交流、货币流通,和人的流通。

  到了四月底,赵宁接到了来自安北府的奏札。

  是关于云内州金军的,据说整个云内州城内部是尸横遍野。

  乌延蒲卢浑带着最后的数百金军退出城内,在半路自杀而亡,死前还在大呼金兀术的名字。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是如此简单而残酷。

  等到云内州也完全掌握在了大宋的手中,对燕云的收复,才算落了帷幕。

  各地的报纸,轮番轰炸了一个月之后,将歌功颂德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个时候的大宋疆域,东起海东高丽,西至北庭草原,北抵啜河,南至凌牙门。

  边境之地,雄兵百万,海滨之间,战舰如云,武功极盛。

  到此,该论功行赏了。

  五月初一,赵宁从幽州一路南下回京。

  历经半年之久的北伐结束。

  一路上,各州府官员闻风而动,百姓夹道而迎。

  盛况非凡,自大宋开国,从未有之。

  随即,在赵宁的宣召下,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皆返回汴京。

  在路经邯郸之时,赵官家宣布战时状态结束,战争结束。

  这意味着,民间商社的经营恢复到了战前的自由状态,战争临时任命的军队统帅,也要回京交出兵权。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