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为外甥操碎心的舅舅?(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尉了。”

  “好,你们先离去,你们的粮食可以先往汴京运便是,以后没人会再阻拦。”

  “多谢王太尉。”

  “有什么事,我会提前派人去知会你们。”

  “我们先行告退。”

  兄妹二人出了商社局,依然有些恍然。

  生意这就成了?

  一路上,钱喻清好奇地问道:“那位赵官人怕不是寻常人,先前他说认识王太尉,我们都不信,眼下看来是真的,若不是他,我们今日也不会被王太尉接见。”

  钱槿姝说道:“大宋姓赵的很多,但姓赵,又真的认识王太尉,并且能打通王太尉的关系,看来他竟然是皇室子弟了。”

  “你也这么认为?”

  “确认无疑。”

  “不知是哪位亲王?”

  “亲王大多被流放,还有一部分在东京,言行低调,难怪那位赵官人不愿意以真实身份示人,原来是亲王。”

  钱喻清摇了摇头,叹气道:“那日我观那赵官人器宇轩昂,还心生将三姐你许配与他之意,现在看来,咱是配不上了。”

  “兄长你莫要在取笑我了。”钱槿姝小脸一红,“说正事,王太尉说要调粮去登莱,而且看数量不少,此事又是那赵官人最初跟咱说的,这显然是朝廷的意思。”

  “你作何看?”

  “登莱在何处?”

  “自然是在齐鲁之地,渤海之南。”

  “朝廷为何要调集大量粮食到渤海之南?”

  钱喻清想了想,说道:“朝廷在京东东路、河北东路组建了东线军镇,大概是为东线调运粮食的。”

  这倒也说得过去。

  “走吧,回去好好准备一番。”

  且说砍了李纯茂和周彦后,就有人针对太府寺衙门开始上弹劾奏疏了。

  弹劾的罪名,罗列出来,还真是长长一大串。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把太府寺撤销掉。

  这背后自然也有上奏疏人的政治目的。

  撤销肯定是不能撤销的。

  接下来不仅仅要好好整顿太府寺,来组建规范商人的行为,还要把大宋的国企管理衙门塞进去。

  眼下格物院不是已经成立了么,理论科学的研究就是放在格物院的。

  东京大学的新学也开始招生了,人才的培养就是放在大学的。

  至于人才出来后,一是入官场,二是入大宋的国营商社,三是入军队。

  国营商社的产品想要工业化、标准化,就离不开格物院这种理论科学研究所。

  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也是数百年之积累。

  赵宁也无法肯定,凭他一个穿越者,能否撬动大宋的工业革命。

  这怕是很难很难,道路多艰。

  毕竟理论基础不完善,钢铁技术要提升,最耗时的是产业链的搭建。

  工业,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它不是一个人掌握了一点点理论知识,随便折腾一下就能出结果的。

  如果是那么简单,那真是对新中国工业搭建的先辈们的一种侮辱了。

  就像那些拍抗战神剧的一样。

  至少他赵宁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人。

  等处理完太府寺一事后,赵宁回宫开始沉思起来。

  大宋官制腐败,官员人浮于事,中枢宰府又事务繁多,靠中枢宰府去规整官吏行政,无疑是不太现实。

  是该建立一个专门的衙门,灵活调配到各路去清查贪官了。

  至少要往这方面开始布局。

  八月初的秋意越来越浓。

  就在京畿路大规模重新调整田产的时候,真定府的金军开始大张旗鼓动员。

  金兀术接到了来自上京的命令,着令他提兵十万,再次对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河北之地,一片萧杀。

  真定府一带,到处都可以看到金军的斥候、后勤。

  大有战火重燃之势。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