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三国之间的博弈(第三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人热爱,陛下想以此互市,然则诸位却背信弃义!”

  众人目光聚集到孙傅手中,但却不信孙傅所说。

  嵬名安惠还想在喷,李乾顺终于开口了:“宋使,你说的有道理,是朕违背了两国之约。”

  周围的臣子神色陡变:“陛下,他……”

  李乾顺却打断了众人的话,说道:“诸位,我大夏也是礼仪之邦,朕御极以来,幸得诸位良臣辅佐,才使天下长治久安,诸位对朕忠心耿耿,朕亦对诸位赤诚不疑,此事是朕孟浪,让诸位卿看了笑话。”

  诸位臣子立刻出列说道:“臣等不敢,陛下信任臣等,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这里面也包括了李察哥。

  李乾顺是一个手段也非常了得的君主,他三岁就继位了,当时是太后和外戚专政。

  正是李乾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干掉了外戚,提拔了一批有作为的大臣,而且极力推行“汉化治国”,又在辽国、宋国之间左右逢源。

  后来辽国被灭,又以外交手段与金国示好。

  可以算得上一个中兴之主。

  李乾顺说道:“宋使,请代表朕,向宋国皇帝陛下,表示歉意,朕会与金国重新商议联姻之事。”

  孙傅说道:“夏主仁德!”

  孙傅退下去后,立刻给赵宁写奏疏。

  其实,赵宁并不指望能破坏金夏联姻。

  李乾顺娶金国公主已经是定局。

  而赵宁的目的,却是让李乾顺迎娶得没有那么顺利。

  说简单一点,就是恶心金国,使金国朝堂一部分人对西夏产生芥蒂,让两国相互加深裂痕。

  而李乾顺其实是借机向金国叫苦,表示自己压力是很大的,他不是真的不娶金国公主,他也想以眼下的情形,与金国讨价还价。

  同时,也让自己的臣子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也是被逼无奈。

  十二月二十二日,东京,皇宫。

  赵宁桌上堆满了奏疏,那些都是从淮西送过来的。

  是关于户部去查田、查税,以及肃省院去反贪的奏疏。

  不要误会,不是户部和肃省院官员的奏疏,而是淮西官员们的奏疏。

  弹劾的对象正是户部和肃省院。

  弹劾的理由是这些朝廷派过去的官员在当地横行霸道,激起众怒。

  在金兀术南下的时候,京畿路周边的各路就趁机对新政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击,赵宁在皇宫前砍了六个官员,发配了数十名官员这事,经过这段时间,已经在各地传开。

  后续的发酵终于出来了。

  就眼下淮西的奏疏就说明了许多,也说明了淮西此时斗争之激烈。

  这些奏疏赵宁都看完了,他放在一遍,暂时没有去处理。

  现在赵宁手里还压着好一些大事没有处理。

  例如第三次宋金之战的好几个战犯。

  长安会战中导致大军崩溃的席贡,邢州之战中私自逃跑的刘光世,岳飞俘虏的河北东路阜城守将孔彦舟。

  他们都关押着,都还没有处理。

  为什么一直不处理,这事与之前的时局,以及大宋内部军政格局有很大的关系。

  只能说,宋金如果真的停战了,这些事要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不是立刻处决席贡他们,而是另外一件事要开始布局了。

  什么事?

  扩大报纸在黄河以北主要州府的布局。

  报纸的作用现在越来越明显,它对舆论的引导、掌控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接下来新政走出京畿路,以及扩大军政改革,舆论的掌控都显得更加重要。

  此时,在赵宁眼前的人,叫胡寅,他是秘书省校书郎。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