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9章 在皇家马场养羊?(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岁已经超过十三岁,再过四年就要退役,这样的战马数量大概有六千左右。”

  “另外还有五千战马的年岁在十岁左右。”

  “按照目标,明年急需补充两万匹以上的战马。”

  “德远。”

  张浚说道:“臣在。”

  “陕西禁军需要多少战马?”

  “吴麟部配置五千骑兵,刘锜部配置五千骑兵。”

  “够吗?”

  “从长远看来,陕西诸路所需战马总数至少要十万匹,若是长途奔袭,每人配置三匹马是最好。”

  “多久要十万匹?”

  “若是在五年之内能有十万匹正好。”

  周围人心头皆一沉,五年之内十万匹!

  张浚!你他妈的真敢说!

  见张浚神色自若,马官们心里瑟瑟发抖。

  “折卿。”

  “臣在。”

  “张相公这个目标如何?”

  “臣……臣只能竭尽全力。”

  赵宁又说道:“德远,你说大宋为什么突然就缺马了?”

  张浚直言不讳说道:“大宋缺马是从澶渊之盟后开始的,澶渊之盟之前,大宋尚有二十万匹马,澶渊之盟后,宋辽主和,边事废弛,马政凋零,养马数量急剧下滑。”

  他这话倒是不假。

  据《宋史》记载:当是时(真宗时期),凡内外坊、监及诸军马凡二十余万匹,饲马兵校一万六千三十八人。每岁京城草六十六万六千围,麸料六万二千二百四石,盐、油、药、糖九万五千余斤、石,诸州军不预焉。

  澶渊之盟签订后,东方最大的两个帝国达成兄弟国的协议后,和平成了主旋律。

  到了仁宗朝,马不养了。

  河北原来防备契丹人的塘泊工事停了。

  仁宗时期东平监、单镇监、洛阳监相继被废。

  到了神宗年间马政就算彻底完蛋了,年产马一千多匹。

  马少就少吧,但耗资巨大。

  《宋史》有载:河南北十二监,起熙宁二年至五年,岁出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给骑兵者二百六十四,余仅足配邮传。而两监牧吏卒杂费及所占地租,为缗钱五十三万九千有奇,计所出马为钱三万六千四百余缗而已。

  就那么点马,每年地租就要五十几万贯。

  后来就干脆设置茶马司,开始从边境贸易。

  也就是从辽国、西北进口战马。

  进口战马有多贵?

  《宋史》有载:直至出界,计其所直,每匹不下五六十千。

  每匹大概五六十贯。

  如果要一万匹,就是五六十万贯。

  问题是,买来的还大多是老弱病残。

  后来王安石搞的“保马法”收效甚微,再加上北宋中后期人口剧增,以前需要内地养马的牧场已经变成良田。

  这才有了现在尴尬的局面。

  “依朕看,仅仅的朝廷养马,战马数量不足以支持朝廷所需,还应当开放民间私人养马,也别再玩什么私人为朝廷养马那一套了,王荆公的新法已经证实不可行。”

  王安石的保马法,其实有些畸形扭曲。

  汉朝的马政是鼓励民间私人养马,减免赋税。

  但大宋的马政是鼓励民间养朝廷的官员,马匹归属权还是朝廷的,但养马的责任给私人,这样私人会用心尽力养不是自己财产的马吗?

  赵宁骑着马,一边朝前面走,一边对众人说着:“就鼓励民间自己养马,减免赋税,朝廷只做登录记载,将大宋内部的战马总数养起来,这样民间商人自己也会想办法去边境去购马。”

  “折卿,你认为呢?”

  “臣以为可行。”

  走着走着,赵宁突然看见前方的牧场上出现了一大片白色的。

  那是……

  赵宁愣了一下,说道:“朕若没看错,那是羊群?”

  在皇家牧场养羊?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