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对西北动刀子!(第一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上都已经配置了这种军督官。

  西北禁军中,也有一部分已经配置。

  赵鼎补充道:“这是个好办法,不过还需要再留一手。”

  张叔夜疑惑道:“留一手?”

  赵官家说道:“就是让一部分将领不做论调,保持原来的编制,做好随时应对反叛的准备和抵御外敌的准备。”

  反叛这个词一说出口,气氛就更加凝重。

  军防牵涉到国防安全,生死存亡大计,绝不可儿戏,更不可不防。

  凡是都要有保底之策,不能让局势突破红线。

  一旦突破红线,局面失控,谁都无法短时间内力挽狂澜了。

  其实大宋以前有更戍法,就是不同军州的将领要定期论调,以防止将领做大。

  但这样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大大减弱了军队战斗力。

  到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宋神宗废除了更戍法。

  张叔夜疑惑道:“那如何辨别该调谁,不该调谁?”

  这就是个大难题,因为到目前为止,还分不清楚谁在西北贪了那些钱,谁没有贪。

  万一把贪钱的不论调,把没贪的论调了,一旦局面有乱的趋势,没贪的因为论调,一时间无法和新下属很好的配合,出现战斗力减弱的趋势,那特么就完犊子了。

  两人看着赵官家,这西军高级统帅的人事任命,虽说是经过经略使和制置使,但最终都是要皇帝陛下亲自盖章的。

  赵宁说道:“朕来挑选留任人员。”

  如此便这般安排起来。

  接下来,赵宁宣见了杨沂中,将目前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应对,与他说了一遍。

  原本整顿西北军政就已经在赵宁的计划中了,如今发生了这件事,只能说加速了赵官家整顿西北禁军的进程。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决策得非常低调,并没有立刻宣扬出去。

  当天,赵官家一封密信从京师发出,送往京兆府。

  这封密信是给张浚的,张浚是个急性子,做事如同雷火一般烈。

  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在靖康二年,强迫西北各路人马集结数十万大军与金军决一死战。

  这种性子能办事,但有时候也能把事情办砸。

  赵宁在密信中着重强调了一点:一切当做好准备才可行事!

  当然,给张浚这封密信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让他安排好留职将领。

  例如刘锜,例如吴麟。

  他提到了李彦仙这样暂时没有冒头的将领,以及正在陇右都护府猥琐发育的折彦质。

  其实这两年,待在陕西的张浚是提拔了一批新人将领起来的。

  吴氏兄弟就是他提拔的,刘锜也是他提拔的。

  这些西北禁军中新的中坚力量,在这个时候,就是支撑西北大局的关键栋梁了。

  十月初六,军政院突然下令调集一部分讲武堂卒业的军官到河北、河东禁军中任职各级军督。

  这被看中是正常的军政操作,并未引起什么热议,毕竟京畿路的禁卫旅也都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官职。

  十月初七,军政院又下令调集了一部分讲武堂卒业的军官到东线任职各级军督。

  十月初八,军政院又自然而然下令调集了一部分讲武堂卒业的军官到西北任职。

  这个时候,淮西新政引发的地方上的匪徒动乱,基本上平息,十月初十,身在淮西的岳飞回到了东京复命。

  在这两天,赵宁对禁卫旅做了比较大的人事安排,其中就包括了对岳飞的安排。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