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4章 一出好戏!(第三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两国边贸,牵涉无数人的生计,若是能以谈判的方式挽回局面,保住民众的饭碗,岂不更好?”

  他这么一说,立刻就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认同,他们点了点头,开始忍不住议论起来。

  “肃静!”

  大殿内重新安静下来。

  张叔夜说道:“金贼有备而来,若是轻言议和,必有恃无恐,贪得无厌!”

  “此言差矣!”这时,又有人站出来说话了,此人正是御史中丞詹大方。

  詹大方走到中间,说道:“陛下,边贸乃百万边民生计之所系,若是再开战,受苦的还是百姓,不可不察也!”

  他这么一说,立刻又有人接二连三出来。

  刑部郎中刘望先说道:“陛下,蔡相公和詹御史言之有理,战事一开,必生灵涂炭,若能以和解决,自然最好不过!”

  “陛下,打仗终究不是长久之道,北边百姓厌战久矣,朝廷因战事所耗甚巨,何时是一个头,若是能与金人再谈,息事宁人,最好不过。”

  枢密院兵部郎中王迁说道。

  赵宁知道蔡懋为什么突然站出来了。

  蔡懋要么就是有大买卖,要么就是故意先站出来,然后把这帮人引出来。

  按照蔡懋行事风格来看,极有可能是后一种情况。

  蔡懋这是故意要打击秦桧党羽?

  这就有意思了!

  “大相公。”

  赵鼎出列:“臣在。”

  “你怎么看此事?”

  “厌战者,自然有之,民众,尤其是边民,谁愿意打仗呢?”赵鼎的语气很平和,脸上的表情也很随和,他仿佛永远都是这样。

  即便泰山压下来,他似乎也不会皱眉头。

  这就是赵鼎。

  他是一个合格的宰相。

  “但是,想求和的,未必只有厌战者。”

  “哦,此话怎讲?”

  赵鼎继续说道:“臣听闻边贸榷场之盛,不乏本朝官员,又曾闻,为避商税,不乏走私者!这些人,自然也不愿意打仗,打仗便无利可图了。”

  他此话一出,朝堂的气氛立刻变了。

  刘望先说道:“大相公所言也不无道理,然终究还是百姓厌战者甚,朝廷不可不体恤民情。”

  张叔夜说道:“言和退让,未必就是体恤民情,金人残暴,率先打破和平。”

  “金人早有不愿意再战者。”王迁说道,“上一次与金军作战是收复太原,那是我朝主动出兵,若非如此,金人不会再战,既然金人也已经厌战,我们为何一定要再战?”

  詹大方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大宋曾经与辽国和平百年,宋金亦能和平百年,何必非要再战呢?”

  这时,高俅出来了,高俅笑道:“陛下爱民如子,自然会体恤民情,但詹御史说这话,其心可诛也!”

  “高太尉何出此言?”

  高俅说道:“诸位可曾知昨日傍晚,吏部郎中胡玉忠进宫面圣?”

  众人愣了一下,不说话了。

  这谁不知道啊,他代表的是大家。

  “高太尉想说甚?”

  “胡玉忠亦像诸位一样,希望朝廷言和,不要轻言战争。”高俅脸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的笑容,“但是这个人,却另有小心思。”

  众人继续沉默起来。

  “詹御史不想知道吗?”

  “我与胡玉忠不熟。”

  “不熟?”高俅呵呵笑起来,“但为何胡玉忠说是你指示他入宫陛见言和的呢?”

  詹大方镇定自若说道:“高太尉可是要有证据,无凭无据,血口喷人,岂不是败坏朝纲?人人如此,还有纲常法度乎?这是藐视天子!”

  “詹御史莫要急。”高俅继续说道,“我们在胡玉忠家中查出一大笔在河北的茶叶走私买卖,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其他人的份。”

  他此话一出,已经有人脸色变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胡玉忠的商社凭证是有,但在商社局却并未找到,如此,自然不必交税,神不知鬼不觉。”高俅扫视一转,嘿嘿笑道,“就是不知道詹御史有没有在里面偷税呢?还是说,有这种赚钱的生意,大家都不希望再与金人开战?”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