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1章 地拉那战役(完)_我的意呆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优势,当然除了士气之外,装备上的优势同样可以利用。鉴于之前中小口径火炮在城市战的作用,这次他将中小口径火炮都下发到各部队。就算连级部队也能够拥有37、57毫米等小口径火炮的直接支援,可谓是将一线部队火力增加到最大。

  而这种做法,看起来还很不错,不少次进攻的意大利官兵,都是凭借火炮的优势打开缺口,然后扩大战果,动摇守军的信心。

  不过就算如此,意大利军队依然打得很辛苦,虽然算不上逐屋逐屋的与奥斯曼守军争夺控制权,但是至少也能算是整条街道小巷的争夺吧。

  不过这样的争夺对弹药、士气等各方面的消耗都大,所以基本上算是两军各自咬牙撑着。

  当然这种情况对意军来说艰难,对奥斯曼军队来说更加艰难,毕竟他们不占据优势,不管是火力装备,还是人数上。

  随后最后经过七天的战斗后,奥斯曼军队最终还是退出了地拉那,向爱尔巴桑退去。

  持续一个星期的地拉那战役,两军一共投入了近十万人(有奥斯曼征召的当地新兵),最终以意大利一方获胜。

  不过这个胜利的代价一点也不小,其中有7478人受伤,2835人阵亡,失踪312人,伤亡过万。

  当然意大利伤亡不小,作为战败一方的奥斯曼同样不轻松。其受伤8421人、阵亡5179人,被俘失踪3891人,一万七余人的伤亡被俘失踪,对于该部队打击通同样不小。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场战役既让世人看到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有些虚高),同样也让人看到奥斯曼军队的能力。

  当然地拉那战役的结束,并不代表着什么,这不过是两军第一次大规模像样的战役。后面的路还长,战斗的时间太多呢。

  虽然欧洲其他国家可能不太在意,但是在在巴尔干内部,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反响。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