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9章 中法议和_我的意呆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期望这位打出大捷的老将军,能够将法国侵略者赶出家园。

  只不过他们的希望注定破灭,因为清廷不过是只想保障西南边疆的安危,并没有继续保留越南这个属国的想法。

  这说到底,还是清国底气和实力不足,尤其是在镇南关大捷后,列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正在发生快速的转变。

  在之前,他们是乐于见到中法交战的,而从致、靖二舰能在回国途中,使用英国殖民地的船坞进行保养就知道其态度。只不过在海陆连续取得两场大捷后,其态度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在暗地支持清国,反而是不仅停了各种暗地的帮助,甚至公开发表言论,清国应该退出越南。

  所以在内外部压力下,清国对于和谈也有着积极的兴趣。

  两方都想停止战争,那这就好谈了。尤其是法国不再抱着让清国赔款,以及将势力触手伸向西南后,谈判的速度更加的快了。

  1884年12月24日,李鸿章与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

  1885年2月1日,两国正式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与历史不同的是,虽然清国承认法国吞并越南,但是并没有开放口岸,法国的货物关税依然没有改变,也没有开放筑路权,总算是没有不败而败。

  既然战争结束,那么就需要论功行赏,其中战功赫赫的冯老将军,获赠太子少保衔,世职改为二等轻车都尉,并会同办理广西军务。

  其次就是刘步蟾,这位名义指挥南海海战的年轻人获二品顶戴,并且其署理道台衔也被扶正,其他有功将士和官员都皆有赏赐。

  至于意大利派来的海陆军官兵,清廷由于没敢声张,所以只给了一些勋章和赏银之内。不过意大利并不算亏,除了其购买军械及其他武器款子之后,清廷还有一份厚礼。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