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 一老一少_迷航一六四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不比待在中南一年多所接收的少多少!

  当然,这也是凌风与周飞火等几个小伙子有心教授的结果。

  关于这点,决策组早就有了定论。随便郑森怎么折腾,总之有问必答。不怕他学,就怕他不学。年轻的国姓爷真要是把全套的军事体系学去了,穿越众只会咧嘴大笑。这意味着抗清之路上多了一个强大的、亲澳的、有着现代军事思想的盟友。而且这位盟友还会给中南带来巨额的订单……何乐而不为?

  当然,郑森并不是一个人整天往军营跑,他身边每次都跟着一位孙督师。孙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之后,重新迸发了对联合远征旅的热情——老头之所以消沉是因为邵北胡诌的报价让他感觉明军根本用不起这种武器装备,而之所以迸发热情,则是因为孙老想开了。全军列装澳洲人的武器自然是不可能,不过搞个千、八百人,当做全军精锐,完全有搞头!

  上了战阵,普通士兵用来消耗,关键时刻精锐尽出,必将对方打得一溃千里。多买一些迫击炮,搞上几十门,就算是防骑兵也不无可能!漫天的炮弹砸下去,就算骑兵再不怕死,他胯下的战马也受不了啊。

  如此一来,当真是无往不利啊!

  孙传庭领兵十来年,熟读兵书战册,自然知道每一种新式武器的诞生都会伴随着新式的战法。所以他没有如郑森一般认为火枪兵该如何如何使用,而是见天泡在军营里,就盯着那些大兵怎么训练。老头想的很开,既然澳洲人都琢磨出完善的站头体系了,那自个何必浪费那个心神去重新琢磨一套?

  孙传庭无事一身轻,按理来说时间比郑森充裕得多,自然可以整天泡在军营。揣摩询问澳洲军的军事体系。不过孙老好歹是大明朝的督师,又是进士出身,五十多岁的人了,颇有些放不下脸面去‘不耻下问’。于是便搭了个伴,跟着郑森一起。每次郑森询问点什么,他总会在一旁仔细聆听。偶尔还会插嘴问上几句。

  有事儿弟子服其劳……好歹俩人都是读书人出身,排资论辈,自然是郑森充当马前卒。

  至于剩下的时间,孙老安排的也很满。他每天总会准时出现菲律宾政协大会的会场,而后躲在会议室一个角落,看着菲律宾大人物们唇枪舌剑、挥舞拳头、乱飞鞋子,很是自得其乐。

  老头对没有皇帝的政治体系很不感冒。按他的说法,蛇无头不行,无君无父,那国家的政令如何畅通?这些天他一直冷眼旁观,瞧着菲律宾临时政府缓慢地、无序而仓促地组建着。瞧了个大概之后,找到邵北问了一句:“你们澳洲当初是否也是如此?”

  邵北想起当初船上那出活脱脱的台岛立法委,回答了一句:“差不多。”

  老头长长地‘哦’了一声,转过头来很不以为然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