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9 拆迁也是麻烦事 上_迷航一六四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毅重重地拍着桌面。

  对面的张铭昇乐呵呵地笑着,指着周毅说:“我早跟你说过拆迁这事儿不容易了……故土难离这句话可不是说笑的。”

  的确不是说笑的

  拆迁这种事儿,大家伙在二十一世纪耳濡目染的,怎么cào作,内中如何黑暗,大多心里有点数。不同的是,以前都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同情弱势群体,现在反过来了,他们必须站在开发商角度去考虑问题……但很显然,周毅等人刚开始并没有转过来弯。

  并且来之前充分听取了香港方面穿越众的建议与成功案例。说白了无外乎俩字:砸钱

  左右有着穿越众的财力、武力与先进理念,这地方的地皮早晚都得呈几何级数的翻番,还在乎给明朝老百姓那么点小钱?

  刚开始周毅他们还真是这么干的,并且还干的不错。经历了明末战luàn,加上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粮食危机,哪怕新粮上市了,大多数的老百姓依旧是食不果腹。一听说一亩地折价三十两银子,迁祖坟额外再给五十两,老百姓都疯了。

  当然,这里得不得不提一下汇丰银行平息大明粮食危机之后,为澳洲树立起来的信用。没有信用支撑,单单是说服上海县的老百姓相信就是个麻烦事儿。于是乎六月底的时候,整个黄浦江沿线出现了大迁徙的热cháo。这年头的老百姓都不傻,那么点薄田值多少银子?家里的祖坟、宗祠又值得多少银子?拿了澳洲佬的补偿,回头买回来好几倍。虽然迁祖坟这事儿有点对不住祖宗,大不了回头置办三牲祭祖,相信祖宗也不希望他们这些后世子孙饿肚子吧?

  老实一些的,一mén心思盯着土地。刻下刚刚经历过粮食危机,自耕农破产的不再少数。地价不高也不低,得了银子置办上几倍的田产,也雇些个佃户,从此自己家就是地主老财了。这要是太太平平的,得多少年,几辈子能攒下这么些家业?

  热衷功名的,得了银子买好了良田,手里还存了些银子。请了西席先生,一mén心思教导着家里的几个臭小子,这要是将来得了功名,从此以后他们家可就是耕读传家……再过几代兴许就成诗书传家。将来族谱上,自个儿也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好些个似乎在大明待怕了。澳洲人的确厉害,可以打得满清狼狈逃窜。可问题是也不能总指望着澳洲人不是?这要是将来朝廷跟澳洲人闹翻脸了,人家前脚一撤军,后脚满清大军黑压压的压过来。朝廷就那么一支能打的武毅军,保南京都来不及呢,哪儿有功夫搭理他们这些乡野小民?听说澳洲人是宋朝后裔……据说去澳洲不但不用掏船票钱,到了地方人家澳洲还倒贴,不但分田分地分屋子分工作,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保险。瞧着澳洲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