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中医之难】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培养一个中医更是难上加难。”

  方正旋即说道:“老祖宗留下了规矩很多,门槛太高,凡学中医者,必先修德,再而学行,之后行医。”

  而方承耀也时常向方正强调,以后收徒弟必须要对他进行多年的观察,一定要真正了解到他的德行善恶才能决定收徒与否。

  用药治病是救人,但同一味药也可以吃死人。

  方承耀言简意赅道:“有德无才,其德可用;有才无德,其才难用。”

  值得一提的是方正说的老祖宗,并不是指方家祖辈,而是那些古时的医者先贤们。

  在传统中医有着“十大药祖”的说法,一般认为是这十个人:“药王”孙思邈,、“脉学之宗”扁鹊、“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针灸鼻祖”皇普谧、“药皇小仙翁”葛洪、“儿科之圣”钱乙、“丹溪先生”朱震亨、“药圣”李时珍,以及“温病学家”叶天士。

  显然,中医的门槛高,体现在德行方面。

  正如方承耀所言:有德无才,其德可用;有才无德,其才难用。

  由此可见,一个真正医术精湛的合格中医,需要做到德才兼备,这样的人在当下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里其实并不多见,也就制约了中医的传承,而且真正能够学有所成的,一般都是从小就跟在师傅身边耳目渲染,动辄就是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出来坐诊。

  真正的中医强调的是济世救民,不挣钱或者尽量让患者少花钱,

  看中医把个脉、吃点药,可能几十块钱解决问题。

  但西医,进去一科室,化个验,几百上千块乃至几千块花掉了,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再去下一个科室又话个几百上千块还不知道什么病。

  但一个培养中医,他要苦心专研一二十年才能出来坐诊。这边的中医学起来太难,挣得又少,那边的西医来钱更快。

  中医难学又不挣钱,在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里,自然就没有哪个家庭的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个领域,没有人谈何传承?

  像方承耀爷俩这样恪守老祖宗的规矩,既要医术精湛更要心怀仁德之心,代价就是一贫如洗,没有一个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选择这样的路。

  末了,方鸿沉声说道:“叔公,我知道十分艰难,但总得要有人去做,现在外国人在疯狂的拿老祖宗的传承去抢注专利,你觉得守住了药方子就能避免被外国人窃取,但外国人的做法精的很。”

  方鸿进而补充道:“它们未必会继续求药方,而是选择抢注各种草药专利,就算我们有药方守着方子的,可治病救人得用药,到那个时候草药都是他们的专利垄断,我们用药就得给外国人交昂贵的药费,否则就用不了,最后还是得完蛋。”

  叔公一听这话当场就点坐不住了,脸上写着愠怒之色,但过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