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不一样了_穿成福运小娘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底的份上。

  可笑秦睿,大约是看到诚运的风光,而秦向儒在顾天成跟前很有面子,也兴起再次出头的想法了。

  他就不怕爬的越高跌的越惨吗?

  赵掌柜算是外地人,完全不知连巧珍和秦家的瓜葛。他回答连巧珍问话时,依然觉得这事儿和连巧珍没关系。

  但他的话说完,却是很诧异地看到连巧珍神色接连变化。最后登上马车时,神色竟然是这段时间少有的轻松。

  他没敢多问,也没露出探究神色,心里却明白,也许是秦家、也许是识字典籍,应该和自家主子有关系。

  虽然连巧珍很懂开解自己,但看店面的过程,依然把她气的半死。

  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人们议论的都是秦睿和识字典籍,以及易水县将会出一位学问大家的话题。

  而她选好一家店面,写租赁文书时,她的名字一经报出,无论牙人、房东、还是周围的人,看她的眼神立即就不对了。

  连巧珍要强了两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被人用这样的目光审视。

  忍着气,强撑着不动声色,把店面租下来,她接着又去看剩下的两间。

  等到选定其中一间,签文书时,连巧珍没敢自己出面,而是憋屈的用了香莲的名义。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食肆虽然不如酒楼讲究,但也是做的迎来送往的买卖。食肆东家不体面,食客们便会仗势欺店,容易滋生事端。

  连巧珍恨恨的想着,她是被秦睿父子害苦了。

  若秦睿没弄出劳什子的识字典籍,以她的能干,一定会像上一世那样,人们交口称赞都来不及,哪会被人如此耻笑?

  这一刻,她无比希望秦睿献宝时能触怒容颜,会因此获罪。

  只有秦家和秦向儒倒霉,她受到的质疑才会越少,才会活的越好。

  因心情不好,连巧珍并未在县里多做逗留,把两份租赁文书签下来,她便带着人匆匆返回码头。

  可是,就因她太着急返回,却刚好遇到县衙大张旗鼓的送秦睿登船。

  连巧珍很悲催的被衙役拦在一旁,和众多看热闹的人混在一处,眼睁睁瞧着知县曹彰和另一位府衙的官员,陪着秦睿,在两侧密集人群的恭敬注目下,从人们清出来的一条过道尽头,缓缓走来。

  连巧珍现在看到的秦睿,和她记忆中的很不一样。

  既没有过去那种淡漠隐忍,也没有连巧珍以为的精神焕发。而是以一种从容谦和的态度,微笑面对着所有人。

  这样的秦睿,让连巧珍看得分外刺眼。

  更让她悲愤的是,紧随秦睿一侧的,不是秦家另两个嫡子中的哪个,而是秦向儒这个庶子。

  另有两个文士打扮的人,看起来也是气度不凡,却只随在秦睿身后,看着就是心甘情愿的以秦睿为尊。

  秦向儒和这两个文士说话时,竟也有了点从容不迫的意思,并不见多少局促。

  知县那一侧,顾天成的位置很靠前,居然紧跟着知县,和县丞、县尉、主簿等官员走在一起。

  知县和秦睿不知提到了什么,笑谈的间隙,还回过头,笑着和顾天成说了句什么。

  顾天成也是很大气的派头,一点没有他是混混的自觉。应答之间,也是用的那种很熟络的态度。

  袁长河的位置稍靠后一些,和县里几个有头有脸的乡绅一起,同样也是和有身份的样子,说说笑笑,好不自在。

  连巧珍觉着自己不能再看下去了,再看下去,她怕自己会呕的吐血而亡。

  她是退走了,但看热闹的人依然很多,其中有一部分人,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县衙摊派下去的硬性任务。

  就像连家接手的点心铺子,就必须出两个人过来捧场。

  连茂才让连文带了个伙计前来。

  连文没看到他大姐,他对秦睿和秦向儒也没多少愤恨,甚至还因秦向儒差点成了他姐夫,隐隐的还有点亲近之意。

  更何况,这些大人物中间,还有他们一起相处很多年的街坊袁长河。

  在易水县,每每他和人提起袁长河,提到他们是几十年的邻居,总能让听众小小的惊讶一下。

  于是,连文看这份热闹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真心实意、怀着一份热情前来。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