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战(10)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佛郎机炮发出的铅弹虽然射程比火枪铅弹远得多,能达到五百米,但那是有效射程。因为佛郎机糟糕的密闭性,在三百米内才是有效杀伤射程。五百米距离虽然打不穿盔甲,但是对无防护的马匹可是有绝大的威力。

  第一批骑兵的战马纷纷被铅弹打到身体,战马是一种十分敏感和脆弱的动物,本来就对那种冒白烟、发出巨响的东西有本能的恐惧,现在自己身体上还被打中很多铅弹,虽然不致命但是实在是疼啊!

  所以第一批骑兵的战马纷纷将背上的骑士甩掉,落荒而逃。而这些倒霉的骑士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纷纷被后面的马队踩成肉泥。

  紧接着清军骑兵进入三百米以内,也就是佛郎机的杀伤射程,现在佛郎机发出的密如骤雨一样的铅弹开始真正的威胁骑士的生命了。

  今天跟着吴三桂来的骑兵大多是清军在陕西的驻军,西北因为地理关系向来是不缺马的,这些骑兵的骑术也还算可以。但是西北现在已经穷的叮当乱响,军队就差吃人肉了,自然骑兵也没有什么好的装备,一些当官的还有祖传的盔甲能穿,小兵最好的也就是一身皮甲,大多数士兵都是身穿布衣。这样的装备对上同样是土鳖的西北农民军自然不用怕,但是对上武装到牙齿的明军就有些不够看了。

  明军骑兵为了保证火力强度,在正面每隔十米就有一门佛郎机炮,这种炮用每分钟四发的速度倾泻火力,同时明军骑兵的火枪也开始发射,一时间清军冲锋的队伍被牢牢的阻挡在战线五十米外,死活就是攻不进来。

  中路的吴三桂看到两翼骑兵攻击受阻,没想到明军的火力这么密集,比他熟悉的明军火力要强上五六倍。可惜今天带来的这些骑兵都是陕西骑兵,装备不好,如果都是满洲八旗那种身穿重甲,应该对明军火器有些抵抗。

  吴三桂正想的时候,他的中路也碰上明军的中路,吴三桂自己中军的骑兵都是他从辽东带出来的,装备比陕西清军好上一个档次,普通骑兵最起码有一身棉甲,作为最精锐的八千辽东铁骑在棉甲里面还有一层锁子甲,对抗明军的火器有奇效。

  在明末因为火器的大量使用,前代那种明光铠、山文铠等重甲已经被淘汰,因为在坚固的装甲也抵御不了火枪的射击。反而这种轻便的棉甲大行其道,在明军中推行开来。有很多历史爱好者以为装备棉甲根本就是朝廷无钱装备盔甲,从而弄一些棉花糊弄前线士兵,其实这是错的。

  根据明末《武备志》上记载,棉甲,棉花七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已不胖胀为度,晒干。棉甲又分棉铁复合甲、纯棉甲两大类。如果将他们类比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衣,纯棉甲相当于防弹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