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四章 封爵_明末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机处和内阁的角力以内阁获胜告终,在第二次圣旨下发后,马明远才无话可说,带着内阁全体成员开始北上,在过年前终于赶到北京。

  神武七年正月初一,朱宏三用圣旨明发天下的格式告诉臣民,老子终于坐稳这个江山,现在开始封赏有功之臣。

  其实封赏有功之臣在广东就有人捅咕朱宏三试试,毕竟可以提高些人气。但是被心思缜密的朱宏三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偏居广东就开始封赏,那将来占领全国怎么办?难道都封王吗?为了将来考虑,朱宏三推迟了一些人的提议。

  然后就是占领南京后,当时可是天下震动,又有些人开始提议封爵,但是又让朱宏三否决了,理由和上次差不多,还是害怕将来赏无可赏。

  现在占领北京,满清已经被撵到蒙古去了,现在全国也就陕西和四川一部分没有占领,这在不封赏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个时候全国上下所有官员奏请封赏功臣的折子如雪片一样飞入内阁,马明远对这种折子全部原封不动的发给皇帝。

  这时候朱宏三感觉也应该封赏了,要不就要冷了自己人的心,所以在占领全国的第二年,明发圣旨,开始封爵。

  中国历来都是这样,每当中原王朝改换门面马上要封赏有功之臣,毕竟兄弟们几个跟着你皇帝拼死拼活不就是为的今天?皇帝你做给我们些富贵不行吗?

  明代*开国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开始封爵,朱元璋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律法,此三等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个等级所领的俸禄都不同,在宽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区别。此外,爵位有的可以世袭,有的不能世袭。

  当然这张长期粮票也不是那么好领的,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一共封了公爵二十五位,侯爵七十九位。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在历次战争中死亡的,活到建国的只有公爵六人,侯爵二十八人。这些人和伯爵不同,都是有长期粮票的,也就是大明帝国不倒,你们这些人就可以子孙万代的用。

  不过朱元璋再给你长期粮票的同时,还附送一张地狱单程车票,全家都可以使用。朱元璋所封的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被全家处斩,只留下一个孙子。徐达病死,爵位留到明末。常遇春病死,儿子常茂被朱元璋处死。李文忠,这个朱元璋的亲外甥,也被朱元璋处死。最能打的冯胜,全家处死。还有一个邓愈,在远征吐蕃时病死。这些是公爵,还有二十八个侯爵,最后能得到善终的只有四人,其中刘基早早的病死,但是刘基的儿子也倒了霉。汤和作为朱元璋的老朋友,在最后得了老年痴呆症,朱元璋才放过他。最后活到朱允炆登基的只有侯爵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