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底比斯_窃位游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底比斯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虽说尼罗河的上游分别是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和卢旺达的白尼罗河,但是在千多年前却偏爱地滋养出了古埃及文明。

  底比斯是卢克索的旧称,荷马史诗曾用【百门之城】来形容这座当时已知世界里最大的都城,这处众神之地。自南向北川流的尼罗河穿行于其中,把底比斯分为东西两岸。东岸坐落着神明的居所卢克索和卡尔纳克神庙,西岸岸是法老安寝的帝王谷。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看着相比开罗更加低矮的楼房和路上更多的马车,阿天感叹:“这里跟我在上个世纪的纪录片里看到的简直一模一样啊。”

  老张接茬儿道:“可不是么,感觉改革开放的春风没吹到这儿似的。”

  阿里对我们来到他的家乡表示热烈欢迎。他家在卢克索西岸的小村子里,往来一趟也颇有些距离。我们和他说了今儿就去在附近转转,不用他折腾一趟。阿里表示那明天我们去帝王谷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尽地主之谊开车接我们一起去。

  卢克索的市中心比开罗更紧凑点儿,也更加有喧杂的人情味儿。吃完午饭老张就吵吵着要去我们考古工地所在的卡尔纳克神庙看看。

  卢克索是我在埃及最熟悉的城市,卡尔纳克神庙又是我在卢克索最熟悉的地方。过去的两年里每个冬天我都会来这里跟着考古队进行发掘,甚至比我在希腊的工地都有感情。

  卡尔纳克神庙是卢克索地区乃至整个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圣地,因为这是太阳神阿蒙的寝宫。

  每到奥派特节,祭司就会抬着太阳神的像从卢克索神庙沿着萨芬克斯大道来到卡尔纳克神庙,再横渡尼罗河,把神像送去西岸,完成太阳神在人间的旅程。那也是一年当中埃及平民得以进入被法老和祭司们把持的神庙的唯一机会。

  去年在意外发现地下神庙以后,我还躺在担架上被抬过了这条路。

  顺着萨芬克斯大道走进去,就能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这座神庙经历了历届法老的修饰,每个法老都鲜明地刻画在这里。

  多柱大厅是卡尔纳克神庙最著名的景点了,据说当时第一批走进来的西方人对此叹为观止,转头回老家就拉帮结伙来当搬运工。

  曾经色彩强烈的多柱大厅现在当然只剩下被时光剥落后的颜色,只有柱头的莲花还带着些色彩。埃及人对光线的把控很妙,虽然现在大厅的顶部破败不堪失去了原本作为遮挡的效果,阳光得以肆意地撒下来。但依然可以想象当时在每天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时阳光从不同度透过狭小的窗户钻进来,降临在神像上的样子。

  壁画里记录着神庙兴建和神明给予法老荣光的场景。穿行在巨大的石柱中间,人物浮雕随着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