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想在几年后得什么“果”,现在就要种什么“因”!_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度搜索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或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本站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到义乌不久,我让小梅先去找了份外贸工作,不计较报酬,目的就是学习。不光如此,为了加强她的口语练习,将来熟练地用英语与客户通电话,我还给她报了个英语学习班。在不要求待遇的前提下,找家大u藏书网/u点儿的外贸公司不难,毕竟小梅有英语专业的学历证书,缺的只是外贸知识。大公司同事多,分工细些,不懂也可以多问别人,所以小梅进步很明显。小梅在学习,我当然也在学习,我除了买外贸类书籍看之外,还在互联网上搜索查看相关的外贸知识。

  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这话不知道是哪个说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逼人的意思就是让人加油,那就加吧,自身加满了油、充足了电,才能跑得更远。

  我当时打算继续坚持两三个月的加工活,然后就准备甩手不干了,正儿八经把外贸干起来。这两三个月内,我还要干两件事,一是把房子换掉,不做加工活了,用不了这么大的房子,在市区租个两室一厅就够了;二就是把网站建起来。这两笔费用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看来钱是要省着点儿花,不然到时捉襟见肘,什么事也干不成。

  或许有人问,有多少本钱呀,就能干外贸?其实,当时在义乌做外贸真的不需要多少本钱。客人出货前会付三成,然后自己的利有一二成,剩下的那几成也没关系,日子久了,就与工厂混熟了,欠个把月问题bdo./bdo不大。实在不行就走下下策,先斩后奏,出了货再说。钱的事慢慢与工厂周旋。当时,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付成,凭我们多年相识的关系,欠他个把月的货款问题不大。总之一句话,昔与今,非同日而语。

  在前面我提到过一个叫Kevin的客人,这是我第一个老外客户,在二〇〇一年他与我做了一个小的单子。在二〇〇二年春天,Kevin又联系上我,这次他订的是三万美金的货。三万美金对当时相对火爆的外贸生意来说算不了大单,但对我个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这次,Kevin改了付款方式,不再是WESTERNUNION,货也没走UPS。

  我也没有像上次那样手忙脚乱,因为有小梅在,很多业务上的事,小梅可以找同事帮忙。最后,货在付成的帮助下,通过一家进出口公司的代理安出掉了。赚来的这笔钱,无疑对我换出租房、建网站、买电脑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决定放弃加工厂时,我给陈老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加工厂办不下去了,活太少,让他来把机器搬回去。陈老板说,那十台机器原来就是送我的,没打算往回要,让我自己处理掉就行了。

  既然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