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章 忠臣泣血的年代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汰蓟军,导致蓟镇各军哗变。

  虽然蓟镇位于关内,似乎不归袁崇焕管辖。可蓟辽本就一体,否则也就没有蓟辽总督一说了。

  袁崇焕再次发对。

  依旧反对无效。

  逼得袁崇焕没办法,不得不参与到裁军中来。

  为了什么?

  不过是员工给老板擦屁股。

  这两件事,直接导致己巳之变发生后,后金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纵横京畿。

  试问,这能怪到袁崇焕头上吗?

  袁崇焕为何要求辽东的事权统一,俱决于他?

  说穿了,袁崇焕要做的,不过是执行当初孙承宗辽东战略的版,也可以称之为弱化版。

  孙承宗的战略是将宁锦、天津、登莱、毛文龙、朝鲜、蒙古各部、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统合起来,对后金进行十面围困。

  这个战略后来因为天启要修三大殿,动用了有限的军费而破产。

  到了袁崇焕主政辽东时,天津、登莱职能报废,毛文龙无力再战,朝鲜投降,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覆灭。

  他能做的,就是一边经营辽西,一边拉拢尚处于摇摆不定的东蒙古各部,堵上后金所有进犯大明的通道。

  然后通过这样的相持,凭借大明更加深厚的家底,慢慢消耗后金的元气和锐气。

  这也是为什么袁崇焕一边和后金对峙,一边与后金和谈的原因。

  对峙是消耗,和谈是目的。

  后来和谈破灭,但后金也到了危险的边缘。

  为了安抚各部,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汗位,黄台吉不得不进行了一次军事冒险。

  这就是己巳之变。

  假如东蒙古各部没有倒向后金,假如蓟镇的防御体系完备,后金还能破关而入吗?

  不能的话,黄台吉无法给足各部好处,他的汗位必定岌岌可危。

  哪里能像后来那样,威权无双。

  说囚禁阿敏就囚禁阿敏,说惩处莽古尔泰就惩处莽古尔泰,逼得代善伏低做小,压迫的多尔衮兄弟喘不过气来。

  可惜,袁崇焕的战略,被不守信用的崇祯破坏的一干二净。

  到了最后,还要袁崇焕来承担所有的罪责和骂名。

  讽刺的是,袁崇焕不是唯一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

  孙元化、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郑崇俭……

  这真的是一个忠臣泣血的时代啊!

  PS:《石匮书后集》: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

  《辽师入卫纪事》:己巳春,余请归不得。七月,谍者得奴情欲渡河,公随疏闻,谆谆以蓟镇为虑。余亦启曰:“辽事颇整,奴来无患,惟蓟边单薄,我当速发一劲旅往备乃可。倘奴谍知,亦可潜伐其谋。”公然之。重九前一日,又报奴已渡河,公即发参将谢尚政等备蓟。及至彼,蓟抚以奴信未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