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7章 集结令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好在乡上的学校是县里刚办起来的,官吏、军人子弟都是免学费的,当然,老师们的束脩肯定得给的,哪怕再条件差,这个师礼不能少。

  读书上学,也还有不少开销,得买纸墨笔砚等,这些都不便宜,但赵贵自己是读书人,以前还考过童生,很清楚读书人身份的重要,他若是没读过书,他们家如今也没现在这条件。

  再怎么穷,也得想办法送孩子去读书,以后每个孩子都要读书。

  赵福想的是做买卖重新发家致富,而赵贵想的却是还得让儿子们读书,若有天赋将来能通过科举取得功名,这自然是最好的,可就算这一代没天赋,但也得读书开眼,哪怕就是做点买卖,那也一样需要读书才行的。

  读书才是他们重振家业的关键。

  天台县有许多南下移民,能跟赵贵他们一样过的还不错的,只有极少一部份人。

  这里过的好的,仍是原来的本地士绅们,他们有田有地有资产,甚至家家都是读书人,再其次是入伍从军的人,许多人以前是佃户、长工、贫民、矿工甚至乞丐,但通过入伍当兵,特别是当了御营的兵,一下子就改变了命运。

  也买田置地了,他们有不错的粮饷,一人当兵,甚至能让一家都过的不错,虽不说富贵,起码也是改变命运,解决温饱,再加以时日,肯定能成为小地主的。

  而绝大多数南下百姓,现在还很困难,他们一无所有,大多数只能成为当地地主士绅们的佃户,甚至因为手头一无所有,连佃户都当不上,只能做雇工,甚至沦为短工。

  当然也有运气稍好点的,能进官府的官屯,或是官府开办的作坊、矿场里去做工,那里的待遇相对还可以,比给地主家打短工肯定强。

  但拖家带口的在异乡生存立足,哪那么容易,特别现在粮价也贵,能活下来都不错,至于说置业发家这些,那都是遥不可及的梦。

  想拥有一块自己的田,更是难上加难。

  赵贵他们那也因为是官吏才有资格从官府那里买一些没收充公等的官田,但连种子农具都是租借官府的。

  谷质/span赵福的三个女婿,以前也是底层百姓,因为年轻因为投了军成了皇帝的御营士兵,甚至升了士官,也改变了家人命运,如今也拥有自己的田地,哪怕这还是贷款买的,还得年年还本还息,但起码也成了有产者。

  甚至皇帝帮他们娶了老婆,日子有了奔头。

  赵福的三个女婿没文化,见识方面远不如老赵二人,但他们对北方来的丈人兄弟俩很尊重,这是骨子里对读书人的尊重。

  听他们打算盘作坊,虽然觉得这是他们不敢想的事情,毕竟这得贷款,甚至有经营的风险,他们以前是不敢想的,现在拿着不错的粮饷,发了饷也想的是买点农具家具,甚至是偿还一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