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09章 受命于天,即寿永昌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个锦袋,在群臣好奇目光中打出,那是一方玉。

  首辅文安之离的近,看到这是方玉玺,一角还镶着黄金。

  金镶玉。

  传国玉玺。

  另一边的唐王也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这些。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

  朱以海将这枚金镶玉玺举起,正面刻有八篆字,形同龙凤乌鱼之状。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朕将此传国玉玺,传授于尔。”

  泰安帝望着这传国玉玺甚至有些愣神。

  这个传国玉玺的名气太大了,传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特以传世珍宝和氏璧制作一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我皇权受命于天,国运必然永久昌盛。

  在中国历朝历代,传国玉玺都是极有象征意义,而不仅仅是个皇帝玺印,这更代表的是国家、正统。

  “传国玉玺不是早失落了吗?”

  “朕找回来了!”

  据传,秦始皇当年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皇始将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风平浪静,玉玺也就失落寻找不见。

  八年后,有人将此玺献上。

  后来刘邦屯兵灞上,秦王子婴捧玉玺跪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刘邦诛项籍,即天子位,将玉玺世世传受,称为汉传国玉玺。

  西汉末,外戚王莽篡权,玺藏于太后处,王莽来索,太后怒而掷之,玺破一角,王莽以黄金补之,故成为金镶玉。

  及王莽兵败被杀,更始帝刘玄乃得玺,后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玺易主刘盆子,及刘盆子兵败,传国玉玺拱手奉于光武帝刘秀。

  到东汉末年,何进入宫诛宦官,宦官携帝出逃,玉玺失踪,后来孙坚攻入洛阳,得玺,复被袁术所夺,袁术得玺称帝,兵败而死,荆州刺史携玺至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传国玺重归汉室。

  曹丕建魏篡汉,特意让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

  后司马家又篡魏建亚,传国玺归亚。后赵石勒灭前赵,夺玺,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

  可仅二十年,冉魏灭后赵,玺传冉魏。

  武悼天王冉悯以玉玺乞东晋救援,晋将以三百精骑连夜送回建康,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中,在此前,东晋立朝四十余年,因没有传国玺,不被认为正统,称为白板四十二年,得玺后,才被称中原王朝正统。

  此后,传国玺历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隋一统华夏,玉玺也收入隋宫。

  杨广被弑江都,萧后携玺遁逃漠北突厥,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无传国玺,也只得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直到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将萧后送归中原,传国玺乃归于李唐。

  唐末,群雄四起,朱温废唐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夺玉玺建后唐。

  后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