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国史编纂和三朝要典_崇祯重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礼乐司设立出版厅,审查历史、军事、舆图等敏感内容的事情后。孟绍虞虽然知道这件事传出去一定会被人骂,仍旧一口答应。并且表示会亲自负责,不让《皇明通纪》这样的禁书传播。

  朱由检听了很是满意,更觉得使功不如使过,当真至理名言。

  审查图书、查禁书籍这样的事情,很可能被人诟病钳制舆论,很多文官都不愿做,避免脏了名声。

  孟绍虞能把这件事情主动接过去,免了自己为难。

  这让朱由检很是满意,让孟绍虞和锦衣卫好好配合,审查相关书籍。

  然后,朱由检在认识到《皇明通纪》这些私修史书的危害、却又察觉到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后,向群臣道:

  “大明开国二百六十年,虽然历朝都有实录,内容却太过冗长,而且很少外传。”

  “朕决定以历朝实录为本,编纂一部国史。把本朝的历史正本清源,避免《皇明通纪》这类私修史书传播。”

  “这部国史要和中国编年史、世界编年史一样,分为简史和全史。”

  “简史记录简要的事情,内容不超过三卷。全史按正史的规格,不限图书卷数。”

  这是要修本朝的历史,一些官员本能地想要反对。

  因为一个朝代的历史,通常是在改朝换代后编纂,这样才能盖棺论定。

  本朝自己编纂,极容易受到影响,内容会有失真。

  说不定就会因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记载,引发一场政潮。

  所以他们这些人,大多不赞同修国史。

  甚至有官员委婉提出,编纂一个朝代的历史,会人一种朝代完结的感觉,这样实在不妥,不能修整个朝代的历史。实录就已经很好,不用另外编纂。

  但是孟绍虞却表示赞同,而且找出了根据,反驳这些人道:

  “本朝开国二百六十年,已经超过前汉。”

  “后汉之时,班固修《汉书》,被人告发私修国史。”

  “然后被朝廷拜为兰台令史,得以完成《汉书》。”

  “本朝有《皇明通纪》等私修史书流传,此时当修国史,以正世人观念。”

  和那些反对的官员激烈争辩,说明修国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修撰。

  相比《史记》这类的私修史书对汉朝君臣的诋毁,《汉书》这样的官方史书要好多了。

  所以他拿《汉书》这个例子,说明朝廷能修本朝国史,而且很有必要。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争论,把自己的想法完善。在群臣争论了一会儿后,下令道:

  “汉朝能修《汉书》,本朝自然能修国史。”

  “《汉书》所修历史,大约是二百年。”

  “本朝修的国史,同样也定为二百年左右。到隆庆六年为止,编为《国朝纪事》。”

  “万历、泰昌、天启年间的事情,仿照《三朝要典》,编为《三朝纪事》。”

  “《国朝纪事》的内容,要和《三朝纪事》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