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重回长安_大唐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恢复土地改革大政,他还真想把自己的这位十八郎的嚣张气焰给灭上一灭。但是李瑁眼前居然如此识时务的把灭吐蕃的不世之功全部推脱到他身上来,李隆基意外之余竟下意识的乐开花。

  “哈哈……起来,起来回话,都这么大人怎么还哭鼻子,就不怕满朝文武笑话吗?此番你的功劳也不小的,听安信君王说你小子为了能消灭阿扎西统帅的几十万主力大军,竟不惜以身为饵,死守昌都小城月余!就这般气魄无愧我李家子孙啊……”

  李瑁见李隆基恬不知耻的不功劳占为己有,于是那颗悬着的小心脏也慢慢的放了下来,然后边起身边憨笑道“父皇您有所不知,孩儿当时那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为之啊!原本是想去昌都看看榷场的事宜,哪曾想阿扎西就派大军把整座城都给围了,什么以身为饵的说法,那都是高大帅还有安信王爷抬举孩儿呢?想来他们是怕孩儿丢了脸面,孩儿当时都差点吓死了,那人死的……还请父皇应允,孩儿这一辈子都不想再领军打仗了,还是长安城好!”

  “臭小子!这说的都是混话,什么吓死不吓死的,你可是天家皇子,快过来和众卿家也一起说说你是怎么灭的吐蕃国的吧!他们当中可是有些人不赞同你这般做啊!”

  李隆基明面上在对着李瑁说话,可说完之后,那双凌厉的眼睛却不停的往四周扫视。众大臣心思敏捷,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又哪里还会去触李瑁的眉头于是众口一词连连高喊着不敢。

  “圣人,寿王殿下他灭吐蕃平癔症之功虽说是尊您圣意在前,但两者都是劳心劳力的大事,常言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微臣以为寿王殿下理应封赏!”李林甫见缝插针很是适宜的把自己的一个小人情卖了过来。

  “李爱卿,说的不错寿王李瑁不畏千难万险,舍身御敌,该当众皇子之典范,不过念其年幼无法掌实值,此番便赐他食邑万户,赏金千两以兹嘉奖……”

  李隆基开口说出这些不疼不痒的恩裳后,李瑁便知道自己这道槛算是迈过来了,可是有一点他想不通的是之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李隆基这老家伙是应该要对他下狠手了的,即使中间会有武惠妃在一旁帮扶出现一点变故,但也绝不会变的像现在这样轻描淡写的一笔勾销啊?

  难道仅仅因为自己很识大体的把滔天功劳让出去吗?李瑁做在回城的马车上是想破了脑袋也还是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李林甫这个家伙有些迫不及待的靠近自己套近乎他才又恍然大悟的明白过来。

  “寿王殿下,惠妃娘娘让下官给您带句话,太子殿下在幽州的事情您万不可轻易提起,此事她自有谋划!您接下来要安心向学,不可再闹出什么有失体统的事情来,还有……”

  “还有毛?你丫谁啊!本王怎么看你那么眼熟,你不是东宫那……那个什么长史吗?对了上次在大明宫里的时候本王还见你跟着太子的身后做小动作呢……”

  “寿王殿下您的记性真好,下官当时是在东宫任值,只是现在得惠妃娘娘的赏识被调往吏部主事了!”

  “吏部?什么官阶啊?”“吏部尚书!”“草!吏部尚书!我阿娘的手都伸到吏部去了吗?还有你这样明目张胆的来和本王搭话就不怕御史弹劾说你结交皇子后宫吗?”

  “殿下您说笑了,林甫对娘娘之心日月可鉴,又怎么会怕一些闲言碎语呢?再者说了林甫所做之事皆是了朝政稳定,何错之有?”

  “林甫?你就是李林甫?”李瑁听到这个名字后是差点整个人都马车窗上爬了出来。

  “诶唷,殿下您小心点,下官话已带到,就先行告退了!”“喂!你别那么快走啊!你丫……”李瑁小声喊了几句,可是李林甫就像是没听见一样骑着马快速的跑进了队伍这中。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