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_我的植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排,就是最厉害的大牛,甚至顶级学阀。

  华国不少院士,都没办法坐在第一排。

  当然也有谦虚的原因,毕竟自家的地盘随便坐坐就好。

  越是顶尖的人越容易相互接触,在场的不少人,其实都互相认识,有可能因为研究的课题,或者某次学术交流会上有过见面。

  就算不认识,只要提一句自己写过某某论文,或者正在进行什么研究。

  其他人便会恍然大悟,知道是谁了。

  学术的圈子,其实比较封闭,越高层越封闭,也越熟络。

  因为他们研究的东西,在整个地球上,已经是最前沿的了,和普通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能够和他们交流的,也只能是相同级别的人。

  杨舟还没有到现场,这里已经和菜市场差不多,叽里呱啦地各种语言充斥满整个空间。

  几个华国院士听到某些对话,脸色有些难看。

  可能是西方人近代史上辉煌的成果,让这些西方科学家们天然带着一股高傲,看华国科学家眼神都有种蔑视。

  杨舟前些天还拒绝所有交流会面,让这些西方科学家们很不爽。

  讨论的话题,对杨舟一点都不友善。

  屠奶奶坐在第二排,旁边的院士小声道:“今天杨舟有点难了啊,这些人都没安什么好心。”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现在只能相信杨教授了。”屠奶奶冷静地说了一句。

  她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当年去领诺奖时,台下的无数目光,也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事实,狠狠地打他们的脸。

  让他们知道,华国人不比任何人差。

  屠奶奶也很希望看到杨舟能挺过这一关。

  张丰的位置比较靠前,他毕竟是Cas9专利拥有者,对整个行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听见周围的各种议论,张丰嘴角含笑,这次清北大学可能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咯。

  时间很快到了进场规定的时间一点三十分,无数穿着校服的清北大学学生志愿者拿着杨舟的最新论文进入大礼堂。

  每个人都发了一份中英文双语论文。

  杨舟准备还算充分,考虑到英语毕竟是国际通用语言,把自己的论文提前翻译过,不然他在台上讲什么,其他人只能大眼瞪小眼。

  当然,今天他还是打算用中文讲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廖院士会跟着用英语翻译一遍。

  因为学术界的重心在西方的原因,能够有一些成绩的学者,都需要掌握多门语言。

  而且大多数引用比较高的期刊,都是英文版。

  在座的科学家们,就算英语口语不行,看英文论文的能力都是顶呱呱。

  当全新打印的论文交到众人手上,大礼堂的嘈杂声慢慢消失,会场内,只剩下书页翻动的声音。

  偶尔还伴随着倒吸凉气的声响。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杨舟短时间内,竟然再次拿出成果。

  他们都以为,这次会议,就是讨论杨舟发表在《自然》上的那篇论文。

  “怎么不是基因代码系统与胡萝卜的关联,这新论文大家根本来不及看完啊!”张丰内心狂震。

  这难道就是杨舟化解危机的办法,拿一篇深奥的论文为难大家。

  张丰考虑片刻,再次露出笑容,杨舟虽然拿出新论文,但大家提问还是可以问上一篇论文的问题嘛。

  而且,新论文张丰看完提纲,大概扫了扫内容,并没有看到水稻实验成功的信息。

  更多的还是水稻基因和胡萝卜基因的内在关联与基因代码的关系。

  现在基因代码理论都还没有被所有人认同,杨舟的新论文,也就没有多少说服力了。

  除非,杨舟真的获得成功,但这绝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