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三年!_姬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爷,走吧!”

  大牛看着正在刺史府门前怔怔出身的姬松,心里也是烦闷不已!

  时间悠悠,如白驹过隙!

  三年,整整三年时间匆匆而过,但侯爷却越来越沉默!

  从三年前那件事之后,侯爷就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了宣州治理上。

  和三年前相比,此时的宣州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不管是耕地还是商业,或者是百姓得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日整夜冒着黑烟的铁厂,此时已是全大唐最大的炼铁作坊,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向长安输送铁锭数千万斤,今年绝对只多不少。

  数百家造纸作坊拔地而起,每年制造出十万张以上的宣纸,更是彻底征服大唐的显贵世家。

  皇帝使用后提下‘天下第一纸’的美誉,成为贡纸,享誉天下。

  就连海外胡商也被精美的宣纸俘获,花下重金求购都不可得,更是让宣纸之名响彻天下。

  宣州各县之间道路彻底被宽阔的官道相连,为此造桥数百座,让宣州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宣州铁器更是畅销天下,在朝廷和世家妥协之后,由朝廷管理铁器作坊,世家商贾负责运输售卖,早就赚疯了。

  商税法的定立,让朝廷税收大增,宣州在去年已经是除了登州,明州之后第三个大唐税收重地。

  桑麻种植,丝绸刺绣产业勃发,民间较技活动层出不穷。

  和宣纸相关联的产业更是让百姓富足,相较数年之前,已是天差地别。

  从南洋引进的占城稻让粮食产量大增,就连周边不少州郡在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之后也随之跟随。

  随着朝廷大力疏通大运河,和造船厂源源不断的海船下水,粮食产量大增的江南,随着大运河和海运大肆南粮北运。

  河北,山东,洛阳等地再无缺粮之豫。

  关中在贞观十年开始,新增田地开始发力,也实现了自给自足,就算稍有短缺,也能在周边及时筹措。

  而这都是侯爷一手促成的丰功伟绩。

  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侯爷却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唐。

  前段时间陛下已经下旨,要侯爷回京,今日就是出发的日子。

  姬松没有理会大牛,而是看着威严大气的刺史府竟然有一种不想走的感觉。

  在这里自己度过了整整五年时间,从贞观九年开始,到现在贞观十三年。整整五年时间在这里度过。

  说是第二个家也不为过,但他同样也知道,不管是朝廷还是皇帝都不可能让他一直待在宣州不走。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宣州变化太大了,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百姓视他为再生父母,各地官员唯他命是从。

  要是再不走,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了。

  从三年前开始,朝廷已经派遣五千玄甲军进驻当涂铁城。

  铁城,就是尉迟宝琳督造的炼铁作坊所在,去年还去过一次,而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