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六章 议定出兵_穿书后我救错了主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边还有月氏,南边还有百越。

  麻烦想一想当时的生产力,这些地方好种地吗?能解决吗?

  北边八月就见雪,除了放牧,在没有耐寒作物出现前,这些地方只能放牧,还要面对匈奴骚扰,防不胜防。

  西边月氏隔着河西走廊是可以种地,可是往西就是大漠,绿洲就那么点,有限,养活不料那么多人,驻扎下来开发也很费时间。

  要不是一直到清朝的时候蒙满一家,能借助蒙古骑兵压过去,西域怕是都丢了。

  至于南边……

  除了生产力问题,还要考虑拓荒的问题怎么解决!

  拓荒无小事,靖国这些年在拓荒,人是怎么死的?

  一个人染了瘴气、瘟疫,一个村没了。

  上百口人悄无声息的死掉!

  要不是每个季度地方官员都要去核查地方的新生儿和死亡人数,怕是整个村子死在深山老林之内都没人知道。

  或许只有等收税的时候,才有人知道已经死人了。

  单单已经记录在案在册的灭村死亡记录,灭亡的人口将近千万。

  这还是在一个粮种产量高,百姓没有什么抗药性,综合国力还算不错的时代。

  古代那种举国就两千万人,往南边逃难就等于是死亡,平均寿命不超过三十岁的时代!

  死上一千万你试试!

  这都等于亡国灭种了!

  我国南方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三次人口大迁徙的背后,又是多少人的死亡和浴血换来的?

  代代开发才有未来,别看杨定现在看起来高枕无忧,可是开发至今,除了死亡的在正册的上千万人,副册的奴隶人口,还有北方逃难过来的流民,已有记录的死了差不多五千万,这才换来了如今新开地八州之地。

  但是南边还有可以开发的地方,如果奴隶人口不够了,那就只能拿正册百姓的人命去填。

  虽然这些地方气温好很多,没有那么多的疫病,却也难说会有什么东西冒出来。

  所以杨定才会说他需要给自己国内的士兵们一个出路,让他们北伐的目的只是为了消耗这些人,同时给他们功勋,把他们往南边丢。

  以他们在北方抢来的财货自己购买奴隶,自己过去开荒,给国家减少负担的同时,还能给国家带来大笔的收入人未来显而易见的地盘扩张变化。

  顺道腾位置给新人,让更多新生的战士成长,进一步加强国内的士兵战斗力。

  等时机到了,就可以平推。

  按照杨定的设想,也就在这五年左右,列国的百姓见底了,世家和皇帝之间矛盾无法平衡,北方非华夏列国被打到胆气尽散,或者干脆灭国之后,就到主角登场的时候了。

  列国哪怕知道杨定的谋算,也不会管杨定。

  因为杨定自己作茧自缚了。

  华夏这个概念可是他自己拉出来的,如果他敢对他们动手,其余列国会怎么想?

  必然是将之当做敌人,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