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_造化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明减了税,却能让商税增收一倍有余,乃至建了不少房舍,修了不少道路。这一下可不就显出了私营的好处。若是都收归朝廷经营,免不了要设一大堆官吏,层层中饱私囊,欺上瞒下,就算能得利,也不免肥了一众硕鼠。既然已成负累,倒不如借商人之手改一改局面。只要每年能给朝廷提供足额的良马,又何必在乎那些商人得利几何呢?

  这话由爱财如命的天子说出,可是殊为不易。然而就算是厌恶兼并的王安石,对于这提议也不好断然否决。朝廷缺马乃是事实,马监又养不出好马,既然如此,交给商贾又有何不可呢?当年榷茶不也是成了恶法,才罢了榷茶场,转为民营吗?而若是秦州能开马场,那些投了本钱的商人,自然也不会希望秦凤路再次陷入战乱。届时支持朝廷平复河湟的人,必然会大大增加。就如这次前往秦州开荒的豪富一般,只盼能多来几场大胜。

  “官家这法子,未尝不可。”最终,王安石还是点头应下了。

  见王安石首肯,赵顼面上也露出了笑容:“如此就商讨一下之后的国债要如何发行吧。”

  眼瞅着上个二年期的国债也该兑付了,可不是该计算下一期的国债了。只不过这次债券不再是为了募集修城的钱款,而成了邀买人心的举动。也许当初韩琦就是这样打算呢?

  王安石在心底叹了口气,又问道:“那青苗法呢?官家可下定了决心?”

  这“青苗法”也是三司条例司提出的重要新法。常有百姓在青黄不接时,为了活命借高利贷度日,结果未能渡过难关,反而因巨额借贷家破,卖身成为豪右的佃农,使得兼并加剧。这“青苗法”就是已常平仓为基础,在青黄不接是放贷于民,到了丰收时还上欠款即可。借贷只收二成息钱,比高利贷可是要少多了。这是王安石最看好的新法,甚至觉得此法能让常平仓中积压的粮食得以更替,还能为朝廷敛财,达到他“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目的。

  这法度原本打算今年就颁行,但是新法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挫折,加之“朝廷放贷”实在恶名太过,始终让天子没法下定决心。如今一年都快过完了,饶是王安石也不忍不住要催上一催。

  然而这次,赵顼却轻轻摇了摇头:“青苗法还是不妥。若是按五户连保,必须借贷,岂不是又添一重赋税?如今朝廷有了盐铁之利,商税也大大盈余,再如此,怕是会惹民怨……”

  王安石有些不可置信的睁大了双眼,天子居然不贪财了?要知道原先这五户联保的法子,还是天子首肯的呢。怎么事到如今,他居然又反悔了?

  许是看出了王安石眼中的惊诧,赵顼咳了一声:“朕这些天也仔细想过,就算钱粮塞满了内库,又有何用?朝廷做事,还是当以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