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6章 我们有钱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人一向的上下其手的抹滑行为。

  往往改革最大的困难在于吏治,即便是后世最严格的要求每个人当圣人的时代也没有消除贪官污吏。有了克隆士兵的监督和力行,虽然也同样不能消除,但至少制约和纯净了不少,可谓是孟享最大最好的监督单位了。

  有了他们,孟享才有底气,大力推行新政策。

  “有了最低保障制度,其他财政支出怕是要受到一些影响吧但教育资金,将军你可是早答应了的!”旁边何思源插话道。

  “放心,教育不仅不会少,而且还要加!下一步我打算推行10年义务教育!”孟享笑道。

  “什么”众人皆惊。这个六年就已经让很多势力不敢夸口了,这个十年,所耗费的资金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孟享当然不是一时脑热说不出来的,德国人的五千万已经到了账户。凭借着这五千万,在太平银行中作为准备金发行先锋币,可以转手就有几亿的资金出来。军饷和公务人员薪水都是用金属军票。现在金属军票的强势,就直接省了一大半了。

  此时特区内相当一个相对封闭的生产和消费系统,内部的转化其实消耗的并不是实际数目,只是一个数字的转移而已。

  单单说教育的费用,校舍可以用堡垒学校慢慢解决,费用极低,购买的物品和教职工的薪水都是金属军票支付,转换过来投入到了当地的消费中去了。通过税收等手段,又收了回来。

  良姓循环下,这样的体系负担并不算很重。

  孟享提出十年,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让外边的人看看,先锋军又开始败家了,不用去管他,仅仅财政就能让他垮台。中央军和曰本人绝对都会乐观其变。敌人的轻视也就是先锋军的机会。

  在一个就是一个十年义务教育的推行,绝对能把大量的人才吸引过来。这就是一面旗帜。正因为如此,孟享特地把九年改为十年,多耗费的钱款不多,但更加吸引人。这十年就是一年学前教育,三年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初中。对于孩子来说,3岁到6岁是黄金的年龄,加上一年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更早的进行智力开发。

  “另外,今年选择赴德国的留学生的名单要抓紧,人数扩大到五千名。”孟享对何思源说道。

  之前的三千人的名单已经让何思源吃惊了,这一次又要扩大到五千名,这个费用,一人一年可是差不多需要一千元啊。他哪里知道,若不是担心德国国内复杂情况,孟享都想着直接扩大到一万人。一亿五千万的费用,派人手去学技术比买设备更加的合算。

  在41年之前,德国要比英法国家安全多了。即使英法国家,孟享也单独拿出了一百万派了一千人去各大学校留学。到时候,若是英法危机,可以近水楼台的从中获取技术和人才的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