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3章 向华夏求援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俄人多坚持一口气。

  或许德国人拼一拼,会扫清很多的麻烦,使得前线的局面改变。

  但最近德国人打通了顿河南下的通道,触摸到了巴库油田的影子,使得老希还算满意目前斯大林格勒的僵持局面,不愿意在严寒条件下冒险而损兵折将了。

  而老希更愿意把重心调向西线,打破大不列颠那边的僵局。即使东线这边,他更乐意向着已经唾手可得的莫斯科再踹上最后一脚。除了抽调人手准备继续南下接收油田外,德国人打算在斯大林格勒挨到严寒过去。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德国人轻松南下,有苏俄人故意放水的意图,就是为了用高加索的油田来分散德国在斯大林格勒的兵力。

  苏俄人显然把高加索油田赌上了,要拼命了。

  德国人等得起,苏俄人等不起。

  严寒是苏俄人最好的帮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人越来越适应严寒,正在逐渐的挽回天气上的劣势。

  而且随着严寒的到来,缺少补给的莫斯科最后固守的一支军队也已经几天没了消息。

  物资的匮乏使得苏俄打算速战速决了。

  而英美的大量的援助一部分通过里海堆积在高加索附近,足以让苏俄人有了底气在高加索开辟第二战场。

  由于德国人现在四处出击,让苏俄人摸到了他们兵力受限的虚实。

  西线的战争让德国人短时间内难以再派大规模的援军,而苏俄人通过英美的调节,已经和土耳其暂时达成了休战的初步合约。

  斯大林既然能向华夏妥协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事情,自然也能像土耳其妥协高加索地区。

  同样被苏俄人打得元气大伤的土耳其,在英美挑逗内斗和金元攻势下,很快见好就收了。

  空下来的30万大军就成了苏俄人暂时支撑高加索油田安全的依仗所在。

  被油料挤满了脑子的老希果然没有放过这次突袭迈肯普和格罗兹尼的机会,不顾部分德军将领的发对,从依旧陷于僵局的斯大林格勒抽调了15万大军向南压过去。

  这一次天网公司并没有给出更好的建议,这场已经偏离了历史的战役让孟享也猜不透其中的走向,更没有想到苏俄人的这一招分兵之策。

  即使华夏的总参谋部曾经提过,但谁也没有想到苏俄人会如此决断,放开高加索油田大门放德国人进来,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是鸡飞蛋打,不说被德国人占领,即使被德国人破坏了油田,苏俄人一样要断了工业营养。

  在乌拉尔山附近新开发的第二巴库油田部分被华夏占领,其他受到华夏威胁的前提下,靠英美的援助,显然难以支撑。

  偏偏苏俄人赌上德国人要接收完整的油田,与其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失去这些油田,不如赌一把。

  他们成功了一半,德国人抽调了15万嫡系军队南下,但斯大林格勒的德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