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秋收_开局:一个民国位面(诸天从茅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月后。

  七月。

  江南之地气候温和,进入七月,夏收的日子便临近了。

  大沟镇这边种的是两季稻,四月播种,七月初便能收第一季。

  夏收临近,张恒身为张氏宗族的族长,自然也跟着忙了起来。

  当然,他是假忙,主要是跟着族老们四处看看,装模作样的说几声:“嗯,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就像下乡视察的领导一样。

  其实他根本没种过地,是好是坏也说不清楚,是个彻彻底底的外行。

  大家说今年的庄家涨势不错,他就跟着点头。

  你让他说个好坏,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毕竟现代的年轻人没几个会种地了,家里有地的大多也租给了别人,没几个会自己弄。

  “族长你看。”

  族老们身穿黑色马褂,拄着黄金手杖,向不远处指道:“这一片种的是水稻,而且是咱们南方特有的籼稻,脱壳之后便是籼米。”

  “籼米是大米的一种,北方米为粳米,南方米为籼米,两河流域为江米也就是糯米,都属于大米,只是口感和外形略有不同。

  “那一片种的是小麦,日后用来制作面粉。”

  “东边那片则是粟米,也就是小米,小米饭用的就是这种。”

  一路参观下去。

  与北方不同,南方什么都能种,这是地理优势。

  阳江县这边主要种三样,大米,小麦,还有小米。

  其中大米是给城里人吃的,小麦是制作面粉的原材料,小米则是乡下农户的口粮。

  至于玉米与高粱,不敢说没人种,但是种的比较少,南方人吃不惯。

  而且玉米与高粱的存在意义是抗旱,北方夏季干旱,自然需要抗旱的农作物。

  江南之地多雨,有些地方甚至能种三季稻,不需要考虑农作物的抗旱能力,种玉米的人自然不会很多。

  其他的,类似红薯,土豆之类的种的也比较少。

  红薯和土豆的产量高,但是伤地。

  在这个没有化肥的时代,全面推广红薯和土豆种植是不现实的,有这个想法的人肯定没种过地。

  首先,土地根据肥沃程度,可以分为三种。

  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有化肥之后就没有这种划分了》

  红薯和土豆的产量高,从地里摄取的养分也高。

  如果连续种植几年红薯和土豆,便会因为土地的肥力流逝,上等变中等,中等变下等,下等田甚至可能沦为荒地,连杂草都不爱长,必须把土地放几年,啥也不种,养养地,这才能慢慢恢复过来。

  而且此时的红薯和土豆,产量也不像现代那么惊人,随随便便就有三五千斤。

  个头小不说,味道也比较差,口感发涩,与后世可以当水果吃的甘甜红薯相比,简直是两种农作物。

  所以一些穿越到古代成为皇帝,上来就推行大面积红薯种植的人,两三年后全民能饿死一半,因为两三年只种土豆和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