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天京_开局:一个民国位面(诸天从茅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是客,一意难平。

  如果这个世界是个正常世界,或许他也会投身疆场,饮马河川。

  又或者科技兴邦,实业救国。

  可惜,这不是个正常世界。

  “你的心有些乱。”

  “我知...”

  张恒拄着竹仗,背着竹篓:“你知道吗,其实我能做到更多,如果我不计生死,全力以赴的去做,甚至能改变这个时代。”

  “然后呢?”

  “是啊,然后呢?”

  张恒的眼眸中仿佛倒映着山河。

  长生,长生。

  张恒收回目光,竹竿敲打着地砖,嘴中念念有词。

  “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脫轮回。”

  “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中午。

  张恒找了个客栈落脚,随后到电报局向老家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几句话:我已至天京,如有急事,可致电天京电报局,转交我手......落款:张恒。

  “小兄弟,如果有从阳江县来的电报,请到正阳春对门的客栈交给我,我叫张恒,你来,不会让你白跑一趟。”

  张恒说完压下两枚大洋。

  下午。

  “张先生,有您的电报,一发来我就一路跑着给您送来了,您摸摸,上面的墨迹还没干呢。”

  有钱好办事。

  在电报局上班的小伙,一脸殷勤的往前凑,态度十分热情。

  “辛苦了,对门的鸭子不错,去尝尝。”

  张恒一手接过电报,同时递了三块大洋过去。

  “您忙,稍后要是还有电报,我一准麻溜的给您送来。”

  小伙点头哈腰的走了。

  张恒等他走后,关上门,打开电报看了起来。

  电报不是一份,而是两份。

  第一份,是张振虎发来的。

  为节约空间,内容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写的,大概意思是这样。

  ......张恒走后,听闻他离开阳江,去了外地。

  阳江境内的士绅们有些活跃,打着屯粮的名义前后串联,拒绝向张恒名下的粮店供粮。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凡事都有利弊,为前段时间张恒买地,又把土地低价租给没地种的佃农,照顾到了普通人,同样也让这些士绅承受了不少损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

  张恒的土地只要四成地租,其他人的地要七成,甚至是八成。

  以前没得选,只能七成,八成的租。

  现在有张恒了,佃农们也就有了说道:“你看,你家地怎么要八成地租啊,人家张老爷才要四成,你得降两成,不然你这地我就不租了,我租张老爷家的地去。”

  一个两个这样说,家有千亩良田的士绅不在乎。

  但是所有人都这样说,士绅老爷也得低头,可不敢让这些佃农都跑光了。

  于是,江阳县眼下的土地租赁,地租大多在六成上下,比以前少了一两成。

  这少了一份地租,多了一份实惠在百姓身上,少的那份,就是地主们的损失了。

  张恒在的时候,没人敢多说什么。

  现在张恒不在,一个个就起了心思,我也不跟你当面锣,对面鼓的斗。

  我不给你张家的粮店卖粮食总行吧?

  这样一来,粮店内的粮食便开始了告急,粮价上涨,最后地主损失的一成地租,说不得又要在上涨的粮价上补回来。

  当然,说对错,也没有对错。

  卖伞的求下雨,卖扇子的求晴天。

  他们谁错了?

  谁也没错,只是所站的位置不同。

  张恒早就知道会有这天,只是相比和那些士绅打成一片,共同欺压百姓,他更愿意站在普通百姓这边,多让几个人吃饱饭。

  这年头,想吃饱饭真的很难。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