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9章 家业是凭做饭的本事挣的!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域这一着走对路了没?发不发财不说,两百多亩胶田一年下来,阔阔的说个儿媳妇不成问题吧?三个儿媳妇,两院房子起码难不住人。往后日子能过好过坏,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石大宝说这话的时候,神情不由得意起来。选择改变命运,来西域短短几年时间,家族命运就转了过来。两百亩胶田,一年的收益就是七八十两之多,有这份收入做底,干啥事都有底气!

  按单亩的收益来说,种植橡胶草并没有种粮食收益高。不过种这玩意不费人工,也就是春头上种的时候费点力气,再就是看着放点水,入夏以后陆续挖出来就是。不像种麦子,要赶着时间种、赶着时间收,中间还得一直经管。三头牛五个人完全能照管过来这么多地。种出来的胶草还不愁卖,价格还在逐年往上涨,这样的营生划来干。

  胶草是经济作物,麦子和土豆之类的粮食是生活作物。前几年石大宝总怕种的粮食不够吃,全家俄肚子。今年以来,他的思想转变了。三十来亩地种出来的粮食,足够一家吃用,犯不着

  为了多打粮食而费大力气。就这么几年时间,家里粮库堆了二十多石存粮,就是两三年不种粮也有的吃,手中有粮,心就不慌。

  说起来,这几年西域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刚来安域城的时候是个啥景象?现在整个安域府城周围就聚集了过十万人口,铁路也通了,与关内相比感觉不出太大的差异。

  安域城发展的很快,西域的其它几个城市尤其是铁路沿线的城市,发展的都不慢。比如迪化城,论发展程度甚至比安域城都快。黑油山石油开采已经上了规模,迪化城比安域更适合做后勤基地,在石油产业的带动下,迪化城的人口聚集效应更为显着,移民加上原有居民和聚集过来的草原部落百姓,迪化府的人口足足有三十万之多,现在是西域第一人口大城。

  城市人口规模上来了,最受益的是谁?魏大山和吴小玉两口子绝对算一个。因为他们家有能在冬天产菜的暖棚!

  西域铁路先遣项目部在撤场的时候,丁发玉给魏大山一家送了个人情,将项目部的暖棚留给他们。有了这个暖棚,光入冬的时候卖菜,魏大山一家就能有三四十两银元的收入。今年两口子用积蓄又盖了一个暖棚,入冬之后的收入翻一翻不成问题。

  除了操持暖棚以外,魏大山两口子还占了六十多亩地。这样、夏天的时候他们就种粮食和胶草,冬天别人没活干的时候他们在暖棚里种菜,一年四季有收入,妥妥的成了有钱人。不是有钱人,怎么可能新建一个近两百两银元投资的暖棚?拿着这笔钱,盖一院三进的砖瓦房都绰绰有余。话说的回来,魏大山好像也不需要盖房子,项目部临走的时候,他们收弄了一个小院,还是二层楼的哪。光这个小院,论价的话怎么着也能值百两银元。

  所以说,吴小玉现在给娃娃们讲的时候,都说现在的家业,都是她凭着做饭的手艺挣下来的。要是没这一手手艺,能沾上这么大的光?一块出来打工的人里,现在数他们两口子的日子过得好!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