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节 哲学影响建筑建造的新思维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淮是怎么样判断这根木料是‘土’?”

  听得这话,厚眼镜片专家脸上得意的表情缓缓凝固。

  ……

  妈蛋,吴秘书长专业拆台三十年!

  他倒是很想解释。

  但,没有秦淮的金刚钻,真揽不了这个瓷器活。

  厚眼镜片专家:“……”

  “这个问题跟你讲也讲不懂。”

  “据我推测,十几年前的杜老先生可能也没捋清哲学与建筑的关系,只是有这方面的猜想。

  所以杜老先生给我们浅尝辄止的讲了一周,希望埋下一颗种子,让我们往这方面领悟。

  但我们很不争气,竟然都未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呢,这个问题它很复杂。”

  厚眼镜片专家岔开话题,不过说完之后,他脸上浮现了些许遗憾。

  深深叹了一口气。

  是啊!

  古人建造宫殿,亭台楼阁,必然会考究风水,必然会讲堪舆八卦、阴阳调和与五行生克。

  所以,这些木料就不仅仅是编号那么简单,还要有金木水火土之分。

  如果搞懂了五行生克,他们怕是能够很快的复原古建筑,在以后的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如鱼得水。

  可是,这一个理论,为什么他们十几年都想不到呢?

  哪怕早有学者说过:研究古建筑,要从很多方面入手,譬如文献、譬如生活方式、譬如社会结构……

  但他们为什么就是没想过将五行生克与建筑联系起来呢?

  这两者明明只隔一层窗户纸,但却隔了十几年……

  正因此,这些专家对秦淮愈加的推崇备至。

  能捅破窗户纸的,都是牛人。

  也许一千年前就这个理论,但失传了。

  据他们所知,元明时期的木匠和现代的木匠,都只讲阴阳调和。

  而五行生克就不讲。

  哪怕他们偶尔讲到五行,也只讲个大概,甚至一笔带过,因为五行涉及静态、动态的联系与变化理念,很难理解。

  再者,大型木建越来越少,最后不再使用,也令得五行生克失去了存活的土壤。

  秦淮还是几百年来,第一个把五行生克细分,落实到了每一处细节的人!

  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

  而且,千里之外,只靠观察图片,在五分钟内,把解决方案拿了出来。

  这到底是怎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专家?

  此时,在专家们的脑海中,秦淮形象伟岸,似有华光盖顶,令人情不自禁心生向往……

  “要不我们哪天去拜访一下这位秦先生?求教几天?”

  厚眼镜片专家提议道。

  十几位专家纷纷点头。

  “好,反正这栋古建筑也复原完毕了,接下来可以休息几天。我们可以拜访一下杜老先生,再拜访一下秦先生。”

  十几位专家一脸轻松的伸了一个懒腰。

  三个专家组,十六位专家,整整耗费了三个月,终于在秦淮的帮助下,解决了古建筑的重组难题。

  至此,事情告一段落。

  回头望着巍峨伫立的古建筑,专家们露出会心的笑意。

  “走喽,现在已经十一点了。洗个澡,睡个安稳觉,明天过节。”

  专家们吆喝着,带着一身疲惫兼满足的神情,结伴离去。

  吴秘书长殿后,他拍摄了几张图片,翻出与秦淮的聊天记录,咔嚓咔嚓截屏,然后保存了视频。

  飞快的发出一则微博。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