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节 动身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我推荐你。还请秦淮能够前往东瀛,跟高冈一田露露水准,力求迎回皿方罍。”

  秦淮颔首答应。

  一则是国宝无价。

  二则是……高冈一田立一个如此嚣张的旗帜,不折断它怎么行呢?

  这三百年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华家有很多东西都落下了。

  但暂时落下,不代表已经死绝。

  相反,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土壤永远是我万里神州,只有在中华家本土,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在其它地域,都只能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众所周知,白居易是对东瀛古文学影响最深渊的一位诗人。

  但白居易写诗的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讽谕诗,如秦中吟和新乐府等名篇。

  不过,白居易的精髓并未被平安时代的东瀛吸收。

  相反,倒是白居易仕途黯淡,心如死灰后写的伤春寻道、偏安一隅的诗集备受推崇。

  不难看出,东瀛学中华家,也不过是学了一星半点。

  他们在文化上的学习如此,在其它华夏习俗、礼仪方面的学习,其实同样只学到片面。

  这是从根源上就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地理位置影响人文艺术发展。

  因地理位置的束缚,东瀛永远欣赏不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李太白,也欣赏不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

  因为他们没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秦川,也没有天上奔涌而下的长江黄河。

  所以中华家真正的精髓,东瀛别说学不了,要想理解都很困难。

  但他们却偏偏喜欢以自居正统。

  秦淮指腹抵住眉心,微微揉了揉。

  他可不是隐士,传承千年技艺的同时,他也要为传统技艺正名,守中华家万世明光。

  既然高冈铜艺当家人挑衅。

  那好。

  去便是了。

  “麻烦秦淮走这一趟了,这两天我会帮你把证件办好。”

  对于秦淮,须老先生无比放心,总觉得把事情交给秦淮,一切都稳稳当当的。

  “行。秦淮能够答应,老头子我放心多了。”

  须老先生如释重负,悠闲的抿了一口茶,眼光四处打量。

  秦淮客厅的布置真有水准,四周是色彩明亮的山水屏风,层次感叠加连绵。身后悬挂一幅字,旁边是可以自由旋转观赏的仙境玉雕。

  品味独到风雅,充满朝气与仙气。

  坐了一段时间,须老先生起身离开。

  秦淮送到门口。

  “我家小哥哥刚回来就要继续奔波唉……”

  商雅叹了一口气,略有些担忧。

  “把握有几分?我看你并没有练习多少青铜铸造。”

  “十分。”

  秦淮自信答道,艳然璀璨的画风上线。

  商雅莞尔,完全放心下来。

  一般在这种画风下,秦淮小哥哥都是无敌的。

  ……

  ……

  接下来的两天,秦淮在家里简单雕刻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