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节 中医药理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呢?”

  秦淮反问,商雅接不上话了。

  华佗的医术如此高明,还能全身麻醉剖腹割溃疡,为什么不推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要选择五禽戏?

  “因为这才是中医的精髓啊。在日常生活中便要注意阴阳调和,五行生养,不做伤害气血的事情,并用五禽戏让你锻炼,强身健体。如此,才能少进医院,甚至远离医院。”

  秦淮不无喟叹可惜,有些国人的思维简直令人发指,宁愿信一句‘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也不信理论完备的中医。

  其实中医的理论,退可养身,进可治大大小小的疾病,绝不是什么心理医学。

  千金药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可是有实实在在文字记载的。

  而且,中医能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霉素,最早解决天花传染病,还用质疑吗?

  如今的人太急功近利。

  调养?不存在的。

  锻炼?不存在的。熬夜是常态。

  生病了?

  吃药打针吊水,再不行做手术,割掉病变。

  就这种生活方式,总有一天身体会败坏到连现代医学也救不了!

  “真正的中医,从来不是病来了才想起治。

  医术精湛如神医华佗,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慢慢养身体才是千金方。

  溃疡可以割,但不让溃疡出现,防患于未然不是更好吗?”

  秦淮也是无语,老祖宗想尽办法,连五禽戏都创作出来了,就是力求不让我们生病,力求不让我们花钱破费,虽然过程长了一点,但若是从小就注意这些,可以省多少麻烦?

  但现在的国人,通通不信,反而是愿意在医院花几千、几万。

  “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

  商雅突然兴奋得俏脸通红,似要变成秦淮的得意门生。

  “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医的观念留下来了,但行为没留下来。

  在中华家患者的观念中,看医生就一定能治好,而且少花钱。

  但实际上,能达到这种效果,是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十几年前,就开始和医生配合,按照中医的理念调理身体、锻炼身体……之类的。那时,医生的话,病人都能理解,也会照做,身体自然强健。”

  “若再生病,中医们才会开处方,针灸……这样有配合的行医,往往一治就好。”

  秦淮惊了。

  说得有道理。

  其实中医就是这么一回事,古代文人几乎都懂中医药理,不仅熟知中药材的药性,还能拿中药名入词写诗。

  如苏东坡、辛弃疾,都写过类似的诗词。

  由此可知,中医的理念便是,治病非医生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治好了当前,就可以高枕无忧,它需要患者和医生持之以恒的配合,共同对抗疾病。

  “这样看来,古代的医患相处模式,还真是令人羡慕啊。”

  秦淮满意的点头,这位徒弟有慧根,天赋非常不错。

  现在网上有人黑中医,我评价中医垃圾,难道就得懂中医?

  不好意思,你还真要懂一点!

  不需要精通,但你要理解中医到底要告诉你什么,懂得怎么配合医生叮嘱。

  就像你玩吃鸡,只有先懂了基本操作,你才能慢慢体验游戏乐趣,否则,这就只是一个跳伞游戏。

  “我应该听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中医并不是仙术,但却是古人发展起来的完整的医患共同配合的行医体系,值得现代医学借鉴……”

  商雅最后总结道。

  以为会得到秦淮的夸奖。

  然而秦淮猝不及防的起身给她端药。

  商雅俏脸一下就苦涩了起来,惨兮兮的望着秦淮。

  “明白了就喝药。不枉我给你洗脑了这么久。”

  秦淮面带和善的微笑,将热腾腾的‘四物汤’四平八稳放在茶几上。

  “你刚才说的,要配合医生哦。”

  秦淮嘴角带着笑意。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