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节 夫上古圣人以玉礼四方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通。

  然后向满脸心疼的商雅投去一个‘放心没事’的笑容。

  再拿起刀。

  这一次,秦淮没有继续勾勒横跨玉皮两段的线条。而是勾勒短线,一条一条的短线,略显质朴。

  这一层空间的勾勒,依旧是只有冰山一角,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第一次看不懂,质疑声隐隐约约。

  第二次看不懂,质疑声就此起彼伏了。

  秦淮依旧是停下来揉捏手指。

  不过,秦淮这行为落在外行眼种,就是不堪了。

  明明雕刻的都是一些简单线条,却还不堪重负?

  玉面上的火焰即不逼真也没有意蕴,线条参差不齐,乱成一锅粥……

  他们也不是没见过玉雕创作,秦淮这个,完全不敢恭维!

  “你说在须老先生八十大寿上胡来,会不会被记恨?这可是一块极品美玉,就这样毁了……”

  “我已经看出来了,这位秦核舟在玉雕上简直是狗屁不通啊。”

  有些人看了一些玉雕作品,便以为看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玉雕作品,带着优越感轻声嗤笑道。

  这雕的究竟是什么故作高深、装神弄鬼的东西?

  “雕玉讲究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巧用色彩,我看这位秦核舟,一个没占到。”

  ……

  秦淮旁若无人的揉捏活动五指手指,从桌边拿起纸巾,擦掉额头上的汗水,虽然小动作很多,不过,秦淮的目光还是一动不动的盯着玉石。

  “嗯,不错。”

  虽然当前勾勒的线条乱无章法,但秦淮早已胸有成竹了。

  好比在皇宫大厦建成前坑坑洼洼的地基。虽然没有美感,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最至关重要的一步。

  休息了片刻,秦淮再次捉刀,小心翼翼的添线条,在之前的观察中,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玉石颜色的变化趋势。

  只需要根据玉石颜色的渐变,遵循自然之趣,妙手巧雕即可。

  刀尖镶嵌入玉石内,有力的滑动,从线条中溢出点点玉屑。

  玉屑不多,但洁白纯净,宛如冰清玉洁的白雪。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这块玉明明是是玉面丹心,怎么会掉落雪白的玉屑呢?

  实际上,这块玉的玉皮虽然是红色,但它的本质还是洁净的白玉。

  之所以呈现出红色玉皮,是因为玉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堆积。

  就好比一抔海水是白色透明的,但一片海域,放眼望去则是深蓝。

  美玉亦是如此,并不是说红色玉皮,就只是玉表面有一层红色玉皮。

  ——并非如此。

  无论是枣红、黑籽、梨黄、鹅绿、洒金、虎皮籽料,它们剥下的细小玉屑,其实都是雪白粉末。

  这也是中华家先祖‘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原因。

  ——始于颜值,陷于风雅,忠于品性,虽然表面斑驳,但一尘不染,洁白无瑕。

  ……

  雕刻到第三层,不懂装懂的质疑声更多,质疑已经积攒到一定程度了,宴会厅的宾客交头接耳,眼神中有着浓浓的质疑。

  没办法,秦淮也想一步步让人看得懂,但这不是秦淮想就能办到的事情。

  你见过哪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可以把他研究项目的核心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小学生听懂吗?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