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节 科普传统技艺的核雕连环画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闻言,商雅立刻变得老老实实,秦淮翻了个白眼,忍住笑意,把碗放进洗碗池。

  ……

  ……

  吃过晚饭,秦淮的创作开始了。

  商雅在一旁搜索资料,把需要雕刻的技艺类别写在小本本上,以供秦淮参考。

  现在确定雕刻的技艺工序有:核雕、酿酒、剪纸、制笔、造纸、烘茶、锻剑、制琴、风筝、皮影、糖画、京剧。

  “我这样雕刻,估计得占用小半个展览馆。不管他了,看馆长怎么选。”

  秦淮看了一眼书桌,上百个核桃放在纸盒里,还有一些十厘米长,不过伞骨般细小的木棒。

  在构思中,每一门技艺的工序,会尽量用七个核雕连贯的表现出来。

  琢磨了片刻,秦淮拿起一枚核桃,开始细腻的施刀。

  先用半镂雕的方法,将核桃的下部雕刻成一座林木扶疏、怪石参差的孤山。

  再采用全镂雕和浮雕,在核桃上部,雕琢出一颗枝叶伸展的山核桃树。

  桃叶稀疏,细小的树叶上,还有比头发丝还要细小的脉络。

  野生山核桃,星罗棋布。

  老树上,有一位核农攀缘在树上,拿工具采摘核桃。

  树下有两位同伴仰头照应,山风把头发吹动,其中一位伸手斜指,仿佛能听到他的吆喝声。

  这一枚立体的核雕,线条流畅明达,于粗犷处勾勒刚劲,于精微间线条柔绵,意到刀至,细如软沙的木屑纷纷落下,积攒在书桌上……

  时光在一刀一刀中流逝,秦淮的心渐渐静如止水,商雅亦如是。

  慢慢的,核雕上的人物由面目模糊开始五官细致,由动作僵硬,变得鲜活灵动。

  山石、树枝、衣物、鞋、背篓,皆被浮雕得跃然纸上。

  紧接着,秦淮再次拿出一枚核桃,埋头雕刻,商雅用手撑着下巴,娴静的观察秦淮。

  秦淮的雕刻,像是一场优雅的表演。

  手腕翻转,刀尖跳跃,跌宕起伏如弹琵琶。

  线条有长短、粗细、疏密。

  用刀有轻重、快慢、强弱。

  刀技有提、按、顿、挫、顺、逆。

  雕法有平雕、圆雕、浮雕、立雕、镂空雕。

  无论是哪一种精湛的技法,在秦淮的刀下,都如一场京剧的生旦净末丑般你方唱罢我登场……

  “可以啊。”

  秦淮想起最新的任务,

  转眼间,栩栩如生的立雕人物,便从核桃上浮现出来。

  第一幅核雕‘连环画’现世。

  采摘核桃,筛选核桃,初加工,选入核雕师手中,灯光下雕刻,后期抛光打磨,成品展示……

  七枚核雕,分述七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细节完善的纪录片,每一枚核雕的下方,都有一行小诗,用来描述该工序。

  比如:采摘核桃那枚核雕的下方,就有一句‘核农涉山水,荒山白云间。’

  而核雕师雕刻的那枚核雕下方,则篆刻了一句‘刀锋游走处,入木皆有神。’

  一句小诗,即是对该工序的总结,也是对整枚核雕作品的升华,平添了一种雅致。

  “我觉得你真厉害……哪怕是俗气的作品,也能想办法添一些细腻优雅。”

  商雅指腹擦掉一枚枚核雕上的木灰,从秦淮细腻的画风中,亲身感受了一遍核雕作品从选料到成品的数道工序。

  末了轻读七句小诗,顿觉意味隽永,回味无穷。

  虽然它们没有核舟那样缥缈仙气的意境,但却有着市井与翰林相融的雅俗共赏。

  这就是秦淮,总是化腐朽为神奇,竟然让简单的科普核雕,有了格调与风雅……

  如果现在有大师围观,会是一片寂静。

  如果有游客围观,绝对会一片哗然与震惊。

  “我还有个大胆的想法……”

  “你说。”

  秦淮放下篆刻刀,望向商雅。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