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节 狗屁不通的设想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隙中再雕上一万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就像康熙万兽屏一样,我在故宫参观时拍了照片……”

  赵纶眉飞色舞,麻利的滑动手机屏幕,向秦淮展示他的创想和设计。

  总得来说,倒是很贴合寿礼的基本意义。

  因为万寿屏,就是康熙六十大寿时他子孙送的贺礼。

  采用黄色丝绸做底,用彩绣绘制了一万个不同书法形态的寿字,原作的横幅宽是三米。

  但想要将这幅寿字纳入到不足盈寸的核桃表面,每个字恐怕只有头发丝大小,还得拿显微镜看……

  你这是在刁难我胖虎啊。

  秦淮不吭声,默默的看赵纶表演。

  赵纶十分高兴,遇到了一位真·宗师,眼看着寿礼就能完成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解说得十分卖力。

  肢体动作都用出来了。

  还从身上背着的包中取出木盒,木盒里用真空袋和一段绸带包着两枚核桃。

  戴上手套,这才小心翼翼的将两枚麒麟纹官帽完全展示出来。

  这两枚核桃的脊纹高耸,首尾相衔,如游龙滕蛇,翻滚在云雾中,奇伟异常,是极佳的核料。

  “秦大师您看如何?如果不行就减少工作量,雕刻三四百个寿字也可以了。当然,尽可能多。要加钱您请说。”

  赵纶不缺钱。何况这一二十万的刀工?

  “不,不是钱的问题。”

  秦淮一本正经的说道,接下来他要秀一波了。

  “核雕这种在果核上创作的雕刻艺术,其体量只在方寸间。

  之所以艺冠众工,一方面因核桃‘小巧’,另一方面也因桃核纹理‘任性’,难于把控。

  中华的艺术,不会试图驯服这种任性,而是讲究自然之趣,顺势而为,一雕一刻,都是凭借核桃的脊纹走势设计。强行雕刻寿字,不符合理念。”

  秦淮开口解释道。

  听到这句话,魏老板也端坐了起来,上身微倾,神态认真。

  终于有一位核雕师,敢于直接打赵纶的脸了。

  之前那几位,莫不是碍于脸面,没有明说。

  或者假装操作失误,进行推诿。

  他们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都变得不够纯粹了。

  对艺术的追求,不再坚定。

  如果是核雕界泰斗,阎先生,也会像秦淮这样直白的点出纰漏。

  这一刻,魏老板倒是从秦淮身上,看到了一丝阎老先生的风范。

  见赵纶懵在了原地,一脸疑惑,拿不准秦淮是答应还是拒绝,秦淮又继续解释: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顺势而为,讲究意趣。这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

  最能映衬这一理念的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玉。

  本来,该玉料开解出来时白绿相杂,水种不纯净,品相下等,一度被宫廷玉雕师当做废料。

  但偏偏是这块下等废料,却与一位匠心独具的宫廷玉雕师邂逅了……

  该玉雕师逸兴湍飞,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最终,玉料上端,玉雕师顺势而为的雕刻成了白菜的绿叶,而玉料下端,则雕刻成根部。

  同时,绿色部分上的两团杂色玉,也被该玉雕师雕成了惟妙惟肖的蝈蝈。

  原本的废料被这巧妙的艺术构思一加工,竟然转眼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巧雕,艺术价值暴涨!

  道法自然,顺势而为。你,懂我说的吧?”

  “对,我也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历朝历代的精美玉器逾一万两千件,从唐宋到明清,它们都是一个时代的瑰宝,一个时代的艺术巅峰。

  然而这件翡翠白菜,却依旧脱颖而出,位列第一。可见无论是这构思,还是艺术价值,都有代表性。”

  魏老板补充道。

  “也就是说,我的设想,其实是行不通的,不符合美学理念?”

  赵纶恍然大悟。

  魏老板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了笑,忍不住在心底腹诽,你那哪是不符合美学理念,你那是狗屁不通!

  “那……秦大师怎么看?”

  赵纶一脸期待的望着秦淮,他确实不擅长核雕,所有不再乱插嘴,而是把希望都寄托给这位真·宗师了。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