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小型拍卖会_鉴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现在嘛,就二十万吧。”

  李逸笑了,看样子好人好事没白做,不但不亏本,多半还能有些赚头。角落里,王胖子的眼里几乎要冒出火花来了,刚坑了这小子二十万,没想到转眼间不但要回来,还眼看着要拿到更多,这让他情何以堪!

  “好,下边我宣布,拍卖开始!第一件,是由黄老板提供的阿卡红珊瑚朝珠一串,起拍价五万元,有意的朋友可以开始出价了!”

  李逸刚才没听到朝珠的介绍,这会儿也不太好意思问常槐之,就坐在那儿安静的听着。这个机会对他来说真的很及时,他现在最欠缺的就是对各种藏品市场价格的把握。

  朝珠从五万元开始,价格一路上扬,一直到了十一万,看看似乎有点走不动的意思,主持拍卖的王老又说话了,

  “刚才刘老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现在市场上顶级的阿卡红珊瑚已经卖到了近两万元一克,这串朝珠虽然品质稍差,但他毕竟是晚清名臣沈葆桢带过的东西,真的就没有人再出价了吗?”

  说完他等了一会儿,看到还没有人出价,就呵呵一笑,

  “那好,这件宝贝就是王老板的了,恭喜你捡了个大便宜!”

  常槐之摇摇头,老王越来越商业化了,刚才那话其实就是在误导大家,顶级的阿卡红珊瑚是有那么贵,但那都是拿来做珠宝原材料,这朝珠已经定型,就算真的是顶级的阿卡红珊瑚,也不能那样去算价格。

  第二件,是一件明代天启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纹提壶。

  天启皇帝就是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在位仅七年。这么说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不过提起他手下的一个大太监,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九千岁魏忠贤。也正是朱由校在位这几年,明朝的宦官专权达到了顶峰。

  天启帝逝世十多年后,明朝就灭亡了。

  若是把华夏瓷器生产绘制成一个数学曲线,那么明末清初这一段时间无疑是处于波谷,而它的两头连着的正好是两座波峰。前一个是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朝,后一个则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

  天启官窑瓷产量本来就很小,流传至今的就更少了。而且,天启年间的瓷器被发现的也很晚,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人提出天启瓷这个概念,之前一直都是以明末来代替。

  天启年间,因为朱由校性格懦弱,对政权缺乏信心,不大管理朝政,因此官窑器反而缺少了束缚,风格一改嘉靖、万历年间的繁缛之风,转而疏淡、致远,透出一股清流。

  和天启官窑器相比,这件提壶做工稍显粗糙,但风格更加的自由,不但造型奇特,画风也是朴丽而且随意,青花发色清淡,确实是天启年间民窑的青花制品。

  提壶起拍价十八万,经过十数轮的争夺,刚才问李逸的瓷碟是否参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