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四章 秘密太多了_鉴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逸搜索到的这第一条信息是上世纪90年代曝出的一桩丑闻,瑞士银行的“纳粹黄金案”。

  瑞士银行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保险箱”,凭的正是其在1934年制定的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

  所谓银行保密,是指所有在银行工作的人,无论高级职员还是普通雇员,都不得泄露任何与业务有关的资料,甚至连某人是否是银行的客户这样简单的信息,都要守口如瓶。

  根据保密法规定,瑞士银行甚至允许客户以代码或者代号存款。

  《银行保密法》使存在瑞士银行里的财富像进了保险箱般可靠。但是另一个问题随即产生:如果某人在瑞士银行以匿名方式存入一笔巨款,而他本人突然去世,生前既没有交给银行一份遗嘱,临终时也没有机会把取钱的密码告诉家里人,那他的这笔存款就将永远呆在瑞士银行里取不出来。

  这就是“纳粹黄金案”产生的前提。

  “纳粹黄金案”包括两个部分,即犹太人的存款与纳粹的赃款。

  二战爆发前,许多犹太人在瑞士银行都有大笔存款,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人大多在德国的集中营里惨遭杀害,这笔钱的账号和密码也随着他们一道化为灰烬。

  二战结束后,瑞士银行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了部分赔偿,却把大多数存款隐匿起来。1989年的时候,这个秘密被捅了出来,但到现在还没有妥善解决。

  除了犹太人的存款,就是纳粹的赃款了。

  二战期间纳粹为自己疯狂掠夺财富。据1945英国当局的一份报告估计,纳粹战利品的总额大约在亿到亿美元之间,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46亿美元。

  但事实上,这个数字只包括纳粹从被占领国家中央银行的保险库里盗取的黄金,而被纳粹掠夺的个人财产的确切数字则永远是个谜。有记录显示,仅凭纳粹一个小规模集中营,每个星期就可以集中10公斤重的金牙。

  为了掩人耳目,纳粹把掠夺来的黄金,一部分藏在德国各地和帝国银行,另一部分则藏在其他一些中立国的银行。而瑞士银行正是大笔纳粹黄金的理想保险箱。

  而且,二战时期,瑞士还曾利用中立国的地位和完善发达的银行体系间接地帮过纳粹德国的大忙。这个不仅仅包含了对公交易,很多纳粹的高官甚至一般人员都将他们的赃款转移到瑞士银行。

  按照这些信息分析,李逸拿到的这个名单,有可能是犹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也有可能会是纳粹的私人存款。

  而纸张前边那些大写字母,有可能是名字的缩写,也有可能会是一些代号。

  如果是犹太人的存款,虽然拿了也没什么,但终究是有些亏心。可如果是纳粹分子的赃款,那拿起来就没什么心里负担了。

  可是,怎么判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