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_全球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天启二十一年(1638)年九月二十六日,乾清宫,国务会议专用会议室。

  气氛极为压抑,参会人员自朱由栋以下,个个都面色阴沉。

  这封由温体仁、黄得功共同起草的奏报写得很清楚:驻印军二十多万的兵力,近乎全部瓦解。南印度也几乎全部沦陷。司令官毛文龙自杀,参谋长叛国……同时,制海权的丧失,导致大明本土派出的二十个师,有十五个师被迫走陆路去翻越若开山脉——贻误军情倒是其次,关键是这么多部队翻山过去了,这后勤保障怎么办?若是后勤跟不上,大明在北印度也吃了败仗,那二十个师的精锐怎么办?

  奏报传阅已经结束很久了,但是参会众臣都没有说话。在这种压抑得让人要发狂的气氛持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朱由栋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由校?”

  “皇兄,臣弟知道你要问什么。余通海号和郑和号几个月前才铺下龙骨,这会儿水线下的框架都还没有焊接完成呢。所以,两年,至少两年,这两艘战舰才有可能服役。”

  “两年?”朱由栋苦笑了一下:“朕记得,当初我们打印度,前后也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吧?”

  “皇兄,不管印度战局如何糜烂,不管印度那边多么需要海军。臣弟这会都变不出来可以与西贼巨舰相抗衡的战舰。”

  无奈的点点头,朱由栋轻声道:“朕知道了。”

  然后他把头转向右侧:“曹三喜,李国俊,你们两个管钱的。说说,若是我大明的商人被局限在了孟加拉湾以东,对我大明的经济、民生会有什么影响?”

  “皇上。”财政部尚书曹三喜先起身道:“我大明拿下印度不过三年多,按照当初收兵时皇上对温相的交待,为了保证印度的稳定,所以三年内大明不对印度征税。因此,在国家岁入方面,朝廷并没有直接损失。但是皇上,印度战事一起,朝廷在兵事上的投入猛增啊。天启二十一年元宵后的第一次国务会议上,当时的年度预算中,财政部设定的今年总支出亿。其中划拨给国防部和枢密院的一共是7300万。可是现在不过九月,国防部和枢密院已经花掉了亿。

  另外,我大明的驻印军当初去的时候是没有带家眷的,本来朝廷也允许他们驻扎印度后把家眷带过去。结果这些家伙去了之后被当地的姑娘给缠得紧,除了少数官员,其他普通士兵都没有把家眷从国内转过去……不管这些人的家庭关系破裂得如何,现在他们阵亡了,朝廷还得给他们在国内的家眷高额抚恤……总之,今年朝廷赤字是肯定的了。”

  “皇上。”银行行长李国俊紧跟着道:“本来按照皇上的安排,我大明准备在今年开始试着发行纸币。银行的想法是,发行纸币先从印度做起。即,用我们的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