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线救援(四)_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受到了美国自由开放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个时代中国的主流思维方式来说,侯兵那种尊重人权、民主自由的思路似乎让绝大多数人无法接受。

  身为军人,侯兵自然懂得什么是军人的天职,蹲在临时挖掘的野战单兵防御内的中国士兵与不顾一切冲上来的日军石原联队展开了激烈的近距离交火,在激烈的交火中双方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火力向对方投射,美制迫击炮的爆炸声中夹杂着日式掷弹筒沉闷的发射声。

  日军步兵所谓的步兵中队火力支援利器,装备数量最多的九二式重机枪在与美式英寸口径m1重机枪的较量下可谓惨败,两个在火力、口径、射程、射速上都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相互的较量让日军损失惨重!

  m1重机枪在经验丰富的中国射手操作下,往往几个短点射,可以降日军的机枪阵地掀翻,毫米全金属备甲弹的巨大威力和准确度让日军惊目结舌?尤其当破坏力巨大的毫米口径弹药直接命中人体,带来的那种血肉横飞,身体躯干四分五裂的爆炸效果,更加深深的震撼了日军士兵那已经开始变得脆弱的神经了。

  但是日军依然顽强的以小队为单位向聚集在运输机残骸附近的中国军队包围而来,日军无视己方的伤亡的同时,不断将将小部队汇集到运输机五十公尺内,因为在这个距离内,日军的重型掷弹筒可以发挥最大功效。

  运输机周边一百公尺内的日军部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日军大部隐蔽待战或是以火力进行牵制,当侯兵意识到这个不同寻常的情况的时候,汇集在运输机附近的近千名日军突然不顾一切的以十分精确的掷弹筒作为压制火力,首先集中火力轰击处于侯营防御圈外围的一连。

  日军以猛烈急促的掷弹筒抵近连射,连续摧毁了一连二个火力支撑点和十几个散兵坑,在一连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近百公尺的突破口。

  “土杀给!”一名日军少尉单手挥动着一面军旗,另一手的指挥刀猛的向前一挥!

  彷佛从地下冒出来的日军士兵们端着上有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嘴里声嘶力竭的嘶喊着“板载”!如同一群野兽一般冲向侯营的中国守军官兵。

  侯兵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营已经陷入日军的包围,但是他并未流露出丝毫的紧张或是担忧。

  第三步兵师是外人眼中第一机械化军中所谓的弱势存在,其师长梁超是在昆明战役后才加入宋雨航阵营的,但是在宋雨航麾下却始终是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在军械补给方面从来都是一视同仁,虽然第三步兵师只装备了少量了105毫米美式榴弹炮和75毫米野炮,但是作为一支为了应对热带地域丛林山岳作战所组建的步兵师,第三步兵师的自动武器、迫击炮等步兵支援配属火力却是超编制配给的。

  侯兵所指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步兵连均属于甲种加强连,而且每连还单独配属了一个火力支援排,全营按照美军教官指导的“弧形”防御阵型进行部署,以第一、第二、第四连为弧形交叉部署形成了一个直径三百公尺的半圆状阵线,第三连、营部与各连火力支援排位于阵线中央,作为中央预备队。

  这种配置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与日军几经战斗总结出来的,半弧形防御阵地更适合美军发挥其自动武器的火力优势,便于火力互补与相互支援。

  在侯兵看来,日军使用毫无掩护的步兵对由四个加强连防御的半弧形防御阵地进行突击无异于是在自寻死路。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