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三 西城惊变_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也没有醒来,而他的离去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宋雨航看来罗斯福算不上什么完人。为达目的,他可能经常表现出奸诈、虚伪、卑鄙甚至残忍的面目,但是他力量无穷,热衷权力。他破坏并重组内阁,将大部分职权集于一人手中。但是他同样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勇敢地战胜了脊髓灰质炎,并把自信和希望带入到一个神圣而又坚强的民族心中。

  罗斯福是一个手段上的现实主义者,目标上的理想主义者。

  罗斯福反对一味崇拜幻想,他想寻求一条实践的道路,这也正是宋雨航所最为关心的,与限定的对华政策有着密不可分重要关系的环节。

  从1933年,富兰克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这个位置上,他总共干了12年零天,连任四届总统,也让他成为了美国的传奇,罗斯福对于中国的援助使得中国抵挡住了日寇的鲸吞,从而促使战争的性质发生了转变,由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相持。

  而作为罗斯福的继任者的杜鲁门,这个于1884年出生于密苏里州lamar小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的政客,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读过大学的美国总统,对待杜鲁门宋雨航就显得不那么底气十足了,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过一些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决定。

  在历史上,诺曼底登陆之后,对日战争到了最后阶段。杜鲁门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遭拒绝。

  杜鲁门在与他的顾问磋商后,出于对美军登陆有可能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的担忧,杜鲁门下令使用原子弹对于日本本土军事目标城市进行轰炸,以敦促日本投降。

  可以说是杜鲁门是真正唯一亲手开启潘多拉魔盒的人,而在1945年6月,杜鲁门见证了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它的签定在于希望能维护和平。

  但是在1948年,苏联出动地面部队封锁了西柏林后,杜鲁门联合英国组织了大型空投以援柏林人,直到苏联人放弃其主张。同时,他谈判组建一个军事同盟以保护西方国家,这就是1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在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后,杜鲁门迅速授权予他的军事顾问。他写到:“对任何人来说都能完全地、无可争辩地接受这样的观点,面对这种侵略需要做什么就必须去做什么!没有任何人建议联合国或美国可以退缩。”

  宋雨航可以负责的说,杜鲁门在性格和执政方针上就充分的表现出了其性格的自相矛盾性,对于杜鲁门能否坚持罗斯福的对华政策以及制定下的战略措施,宋雨航有些忐忑。

  显然宋雨航对于在1945年内能够结束战争抱相当大的怀态度,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德国先于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但是以目前的国际战局来看,如果不发生近乎翻天覆地大变化的条件下,日本会先于德国崩溃。

  作为军人的宋雨航十分明白,战争永远都是锋利的双刃剑,一面是生灵涂炭、百业凋零,一面则是重大机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停努力为之奋斗牺牲的最终过程,但是往往大国的崛起都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战争,通过战争来重新进行利益的分配,这是新生势力或是谋求崛起势力挑战老牌帝国或是老势力的唯一途径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