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章 过小年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灯笼杆的上面。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从满族传过来的,努尔哈赤祭天用索罗杆,老百姓弄不了索罗杆,就竖个简化版的,慢慢就演变成灯笼杆。

  过年的时候,竖起高高的灯笼杆,挂起打灯笼,亮亮堂堂的,过年的气氛不是一下子就有了吗?

  听了俩小不点的汇报,刘青山也一挥手:“那咱们也把灯笼杆竖起来!”

  俩小家伙立刻乐得直蹦,刘青山说完自己也笑了:“咱们这么做,俺咋有点傻子过年看街坊的感觉呢。”

  他们要竖灯笼杆,二姐刘银凤就开始扎灯笼。

  二姐手巧,年年扎灯笼的活儿,都是她的,先用秫秸扎出骨架,然后贴上白色的灯笼纸,最后再用彩纸来装饰,描龙画凤的,非常好看。

  刘青山则拎着一把斧头,领着俩小不点去砍树枝子。

  这个最好是用松树的树头,因为松针是绿的,再配上彩纸,显得特别有生机。

  不过一个灯笼杆就破坏一棵小树,刘青山是不会这么干的,他还计划着,等开春领着大伙栽树呢。

  来到房后,找了两个比较圆溜的榆树杈子,爬到树上砍下来,两个小家伙各自扛着一个,拖拖捞捞地往家走。

  他家和爷爷家,所以弄了俩树杈子。

  刚走到大门口,就听身后有动静,是一阵低沉浑厚的呦呦声。

  山杏不用回头,就欢呼一声:“是大鹿鹿回来啦!”

  不好!

  刘青山撒腿要跑,可是哪跑得过四条腿的梅花鹿呀。

  后背还是被轻轻顶了一下,他也顺势趴在地上,打完招呼就好了。

  爬起来之后,山杏和彩凤,已经在那里和梅花鹿亲近。

  还有几只今年生的小鹿仔,也凑上来,大眼睛水汪汪的,显得那么驯良和懵懂。

  小鹿的脑袋还没山杏高呢,仰着头,正好舔到小丫头脸上,舔得她咯咯直笑。

  在后面,则是大部队,这帮家伙现在也不怎么怕人,都用蹄子刨着地上的积雪。

  瞧那样子是着急了:咋还不开饭涅?

  自打入冬以来,鹿群基本上半个月左右,就会来一趟,刘青山家的苞米,都吃了好几百斤。

  早晚连利息一起讨回来!

  他嘴里叨咕着,又去收苞米,小老四还弄了一些大粒儿盐。

  山杏一边喂鹿,嘴里还一边说:“今天是小年,给你们多吃点,就当过年喽。”

  这小丫头,还真是善良。

  鹿群这样亲近她,或许就是感受到了这种善良吧?

  刘青山给她们俩拍了几张照片,有骑大梅花鹿的,也有和小鹿仔亲近的,然后就进屋扎灯笼头去了。

  这活儿大伙都能上手,大姐把五彩纸剪成小三角旗,大姐夫负责抹浆糊。

  四凤五凤喂完梅花鹿,也回屋帮着递小旗子,刘青山和母亲一起,负责把一张张彩旗,粘贴到树枝儿上。

  等一个灯笼头粘完,就弄另一个,这个粘完,第一个也差不多干了,就拿到外面,绑到灯笼杆上。

  灯笼头的下面,用木头钉一个三脚架,固定到杆子上,最前端帮一个圆铁环,然后就把灯笼杆竖起来,绑到园门的木头桩子上。

  “真好看!”

  五颜六色的小彩旗,被风吹得哗哗响,老四老五在下面直拍小巴掌。

  这时候,二姐的灯笼也糊好了,有六个面,向周围伸出六条龙身,最末端挑着一个彩色的穗子,灯笼下面则是一个彩纸叠成的大红球,非常漂亮。

  “挂灯笼,挂灯笼!”

  老四嘴里一个劲吆喝着,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刘青山心中颇有些感慨:以后过年,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动手越来越少,啥东西都买现成的,也就不那么珍惜了。

  就像现在,啥啥都需要自己动手,自然就融入到过年的气氛之中。

  他正琢磨着呢,就听二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三凤儿,你没往铁环里穿绳子,怎么挂灯笼呀?”

  刘青山抬头瞅瞅,可不是吗,忘记拴绳子,灯笼自然带不上去。

  要是把灯笼杆放倒,好像不大吉利啊。

  刘青山往掌心吐了两口吐沫:“那只能俺顺着杆子爬上去喽。”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