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暮气_静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较起来还是把钱花在前面好。你们专心把事情办好。城关镇就算再缺钱,这点钱还是挤得出来的。”

  得到了两个老大首肯,两位副职高高兴兴去办事。

  李绍杰道:“王镇还没有满三十岁吧。我当时要来城关镇时,还想着这种年轻领导肯定有点骄傲,没有想到很会处事啊。”

  黎陵秋在班子成员中算是最了解王桥的,道:“王桥虽然年龄小,工作时间短,可是能力很强,非常沉稳,远非一个会处事就概括了。”

  李绍杰感慨道:“真是人比人得气死人啊,我都四十出头了,才到城关镇挂个副书记,王镇这么年轻就执政一方,不能比啊。”他又压低声音道:“听说王镇差点成了邱检的妹弟,他们两家联手,倒真是强强联合。可惜王镇和邱检妹妹分手了,太可惜。”

  🐷梦`阮`读`书www.mengRuan.com.

  黎陵秋道:“男女的事,谁说得清楚。”

  在书记办公室里,王桥则开始字斟句酌地谈想法,“跑了一圈,我倒是有些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不仅仅是跑了一圈得到的,是和我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系。我小时候住在柳河镇二道拐小学,村委会办公室就在旁边,村里开会的时候,我经常旁听。所以,对村两委运作情况模式还算是非常了解的。”

  宋鸿礼最怕“钦差大臣下车伊始就哇哩哇啦乱放炮”,听到王桥自讲经历,点头道:“难怪王镇对乡村一点都不陌生,原来还有这段经历。”

  王桥道:“我这次到了江老坎的青桥村,受到启发最大。我将青桥村一社、三社发生的事情和小时候经历以及现在政策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觉得当前基层组织建设有一个问题非常突础,这个问题就是包办代替,村里大事由镇村两级领导思考、决策和组织行动,老百姓被动接受,没有主人精神,完全没有积极性。镇村只要好心办了错事,轻则被埋怨,重则引起上访。”

  宋鸿礼微微点头,但是反问道:“昌东处于浅丘地带,社员总体来说是小聚居,大散居,说得直白点就是一盘散沙。如果不依靠村镇组织,根本办不成事。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当年公社干部一声令下,成百上千的社员就被组织起来修水库,除了一点工分以外,什么都不用支付。现在社员都忙着赚钱,村里开个会,不发误工费,社员都不会来参加。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们自我组织干大事,理论很好,实践上行不通。”

  王桥十分熟悉宋鸿礼办事风格和思路,早就料到他会这样讲,道:“我有一个充分发挥村民参与积极性的设想,核心要点是针对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由镇村干部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