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龙脉_从崂山道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对于普渡上人与慈航法师,是人是妖他根本就看不出来,万一为敌,也完全毫无抵抗之力。

  不过虽说看不透他们的幕后真身,但老住持八十来年也不是白活的,看人的眼光自然极为独到。

  这位国师的名声,经过天下人传扬,他亦是略知一二,不过人家好心前来参观,就算再不济,再如何为世人所不容,没来由的总不好去得罪人家。

  可惜法海目前不在寺中,倒是给了他们机会。

  “这位是……?”

  闻听得对方言辞,老住持还是出言问了一句。

  “阿弥陀佛!贫僧是从西域来的,法号慈航,亦是国师的好友,听闻姑苏金山寺名扬四海,故而特地随着国师前来,想着参拜一番,以圆心愿。”

  慈航法师望了望一旁的师兄,自行介绍道。

  “哦!原来是西域的高僧,失敬,失敬!”

  老住持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面露恍然之色。

  “不瞒二位,这藏经阁实为我金山寺的精髓所在,可惜掌管此阁的禅师,前些日子下山去了,至今尚且未归,倒是无缘与二位贵客会面了,不过二位若是想要参观,老衲倒是可以做个引路之人。”

  对于他们的请求,老住持并没有抗拒,藏经阁里面收藏着的,都是寺中佛经,他们想要参观,想来也并无什么不妥,反之倒是可以借此宣扬一番。

  不至于让他们小瞧了,咱这千年古刹的底蕴。

  “既然如此,贫僧多谢了。”

  慈航法师双手合十,朝着老住持行了一礼。

  他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参观藏经阁那么简单。

  藏经阁在达摩院,处于整座寺庙的最里端,平日里弟子们做功课时,都会到藏经阁内借阅经书。

  因为国师的到来,所以不少弟子都依照吩咐,迎接国师人等,乃至陪同一众官吏来客,眼下尚且还留在藏经阁内做功课的弟子,可谓是寥寥无几。

  在住持的陪同之下,普渡上人迈入达摩院,放眼望去,打量着周围的景象,神色有些变化不定。

  “国师,请!”

  老住持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普渡上人与师弟来到了藏经阁的门外,仔细打量过后,随即进入。

  当他的脚步,刚刚踏入藏经阁内的地面之时,猛然间,只感觉地底一股玄黄之气冲霄而上,整个人顿时为之一怔,不过神情,却勉力着没有改变。

  他虽然定力惊人,怎奈旁边的慈航法师,感应到这股玄黄之气后,只感觉浑身极不舒爽,同时面显惊诧之色,望了师兄一眼,见他毫无反应,干脆也就并不多言,强行运功压制住体内躁动的煞气。

  整座藏经阁共分三层,高达七丈,里面十分的宽敞,周围摆置着不少柜子,柜子尽是书籍佛经。

  墙壁两侧,燃着一排长明灯,屋内亮如白昼。

  普渡上人一边参观,一边暗中掐指算着什么,偶尔会敷衍性的做些回应,上到第三层时,今人将四方的窗户推开,居高临下,观望着周围的地势。

  “四灵格局,妥妥的四灵格局啊!”

  探查完毕之后,普渡上人的心中忍不住一怔惊叹,结合方才的异象,玄黄之气冲霄而起,毋庸置疑,他苦苦追寻的那件宝物,定然是埋藏于此处。

  所谓四灵格局,乃是以山峦命名的四象。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化为春夏秋冬四季,将中央的主地势围绕起来,相辅相成。

  这种地势格局,一般都会用作皇陵。

  如今这金山寺的藏经阁,却恰好符合这种地势格局,东有金光山,往西则绵延了一排小山,南为梅花岭,北为天堑峰,四大神兽皆全,镇守一方。

  可这里显然不是皇陵,虽说如此,不过照他的预测来看,那件宝物,前朝皇帝所遗留下来的一截龙脉,却是沾有帝皇之龙气,正与皇陵之地相合。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