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三章 参悟第二卷天书_从崂山道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评判席那边,此等异状,亦是促使了不少人,纷纷离席起身,双目圆睁,观望着眼前的这一切。

  饶是玉微真人地仙品级,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来没见过这种异象,心中虽然大感惊讶,但他毕竟是一派之主,领袖风范,故而并没直接表现出来。

  “想不到这一届的论道大会,竟然能够碰上如此惊艳之才,崂山有此人物,道统必将兴旺啊!”

  玉微真人身旁的终南山掌教,此刻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也没有想到。

  这种现象持续了片刻,极其的壮观,讲经时限一到,王晏停了下来,无数飞禽随即纷纷的散去。

  王晏站起身来,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只感觉丹田之内,一股气息上涌,冲出天灵,紫气归虚。

  他的道行境界,仿佛又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实际上,就在他方才讲经之时,通过《南华经》的内篇《逍遥游》,无意之间,领悟到了自然无为,离形去知,御六气之辩,游乎尘垢之外,直接参悟透了第二卷天书。

  这种情况,是他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临阵突破,参悟第二卷天书,达到了另外一个境界,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引来飞禽听经闻道。

  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三万里。

  分析“老庄”思想,天地万物皆是由“道”所组成,道乃宇宙之本源,提倡无为,认为物极必反,另有天人合一,无所待也。

  无为即有为,无为胜有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法自然,离形去知。

  老子西出函谷关,传说是为了躲避战乱,也有人说是成了仙圣,更有甚者,说是老子化胡为佛。

  不管是哪种原因,究其本质,终是离形去知,以身合道。

  何为离形去知?

  《庄子·大宗师》有言: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外则离析於形体。

  简单的来说,便是忘却四肢,摒绝视听,离天肢体,不用心智,完全与自然融为一通。

  精神达到绝对自由,不受束缚,无处可寻,却又无处不在,我既万物,万物既我。

  第二卷天书之上,绘制了老子骑牛出关图,其中所蕴含的表面道理,是为避世离俗,内在至理,则是离形去知。

  首先,牛代表大地,柔和缓慢,利益众生,所以骑的是青牛。

  同时也告诉他,欲成大道,当勤勤恳恳,稳扎稳打,造福苍生。

  再者,当时的天下,周室腐败,战乱不休,肉身避世,精神离俗,游乎尘垢之外,脱离世俗之间,是为大逍遥。

  精神已不受约束,融于自然,离形去知,肉体视听早已忘却摒弃,一切痛苦尽皆无感,能避得天道之灾,又如何不能避开三灾?

  如此想来,这应该便是此卷天书的内涵真义了!

  想不到两年未曾参悟的第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